|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釋永信和他的江湖:絕對權威的當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年前,一位貴州僧人用功太急,突然神智不清,跑到佛像上騎坐,一時秩序大亂,永了只得上前好言好語地哄他下來,送他去調理,直到恢復清醒。“得觀察每一位僧人的細節,眼神不對,或語速過快,動作很粗重,就要私下帶他去別的房間勸慰,防止出差池。”


除了看護好僧眾的心智,永了還要打理餐飯。“禪七講究三茶四飯,早餐喝粥,中午飯菜,晚上吃包子,下午加上點心,晚上睡覺前吃水果。修行是一個系統,從身體到心靈的全方位調節。”

之所以對參禪有諸多心得,因為永了自己就曾經在終南山閉關三年。“帶了兩床被子和書上山,住在一間茅棚裡,自己種菜煮飯,讀書打坐。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永了是釋永信的同鄉,也來自安徽。1985年到少林寺時他11歲,“我也是看了電影之後來的,也不為了出家,而是想練武術。”



1982年電影《少林寺》的海外宣傳海報

1980年代,少林寺生活還很清苦。年輕僧人每天都要去種地,幹農活;小孩子就負責打掃寺院衛生,洗碗,掃地。到了晚上,各自跟著自己的師父練功。“那時我們白天幹活,晚上習武,第二天凌晨3點就起床練功。現在的孩子們6、7點才起來,也不用幹活了。惡劣的環境其實可以塑造人。現在條件都好了,孩子們很難理解。”

少林寺20年,人生浮華和無常,永了都經歷過一遍。


他20多歲就帶領武僧團到各國表演,出場費都是以美金結算。“那時很多政府官員工資也不過幾百元錢,我每個月的收入就已經達到幾百美元了。”在武行裡,他曾風頭無二,帶隊打專業散手比賽、辦武校,“和各色人等迎來送往,花花世界已經看過一遭,人生要經歷過才會放下。”

永了的放下,源於一場車禍。“2002年,一位16歲的小孩子學開車,我走在路上,他一緊張,把油門當作刹車踩了,車子沖過來把我撞飛了。”永了在空中轉了幾個圈,飛出去20多米,如果不是學過功夫,落地時護住了頭,他早就沒命了。


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算是鬼門關前走了一回,“當人真的面臨生死時,會非常恐懼。事後我也反省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恐懼?覺得修行不夠,就想上山閉關,了脫生死。”在終南山,永了遇到很多隱居修行的人,“那真是人生的別樣境界。看到了另一番天地,另一種舒服。”

永了原本打算以後就這麼住下去。2005年,他回到少林寺探望授業恩師,正趕上少林寺復建禪堂,釋永信就把他留下負責禪堂。

“隔世3年回來,覺得人生一夢。以前讀虛雲和尚的詩,渡盡九魔十難,了知世事無常,這才知道‘無常’二字是何意味。”再住進寺院,永了覺得四周繁華靜寂都與己無關,關起門來清心度日。

永字輩的師兄弟當中,永了和釋永信是同鄉,關系也較為親近。深陷於“嫖妓”和“包養大學生”的緋聞中,釋永信苦悶之際,曾向永了抱怨:壓力太大,這麼難,算了,退下來不做了。勸慰一番後,永了的建議是:忍耐,不作過多解釋,等待風波自己過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