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移民陷阱"中,無路可退的走線華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第一章|進錯的門


2025年6月13日清晨,加州洛杉磯市區的天空陰沉,劉志強從一家華人旅館出發,前往市中心的聯邦移民法庭,准備完成一次例行報到。這本是他入境美國後例行的移民程序之一,也是他從墨西哥邊境“走線”入美以來,一直遵守的規定。

美國法律,走線入境本身是非法的,但很多人在入境後,通過申請庇護、獲得I-220A文件、登記ISAP等步驟,進入了“合法程序”中的“待定身份”,在美期間被視為“合法停留”或“合規狀態”,媒體與律師常稱此類人為“合法存在,但非永久居民”。


過去的一年裡,劉志強憑借臨時工卡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裝修工,每天辛苦工作,力求償還為“走線”而欠下的債務。

美國移民政策要求他這樣身份未定的庇護申請人,定期向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報到,更新自己的信息和位置,以證明“自己並未失聯”。報到手續不可延遲,不可缺席,更不能失去聯系,這是劉志強時刻記在心裡的鐵律。

省錢,他選擇搭乘華人經營的順風車,從西雅圖拼車南下至洛杉磯。這趟行程,劉志強花了200美元,和幾位同樣情況的移民擠在一輛老舊面包車裡,顛簸一天後抵達目的地——洛杉磯聯邦大樓群中的“300號移民法庭”。

對走線移民來說,“300號移民法庭”早已是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的報到地點。這棟不起眼的聯邦大樓在中文微信群和論壇裡被多次提及,幾乎每個移民都對這裡的編號、位置、報到程序了如指掌。

然而,當劉志強抵達時,他看到的卻是一扇緊閉的大門。法庭門口貼著一張簡單的白色告示,上面用英文寫著:“因安全考量暫停開放,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劉志強心裡泛起一絲不安。過去幾天,洛杉磯市因ICE頻繁抓捕無證移民,局勢已經變得緊張。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部分抗議演變成了暴力沖突,甚至出現了焚燒車輛和橡膠子彈的痕跡。為了控制局勢,洛杉磯市長6月9日下令實施宵禁,並對包括聯邦移民法庭在內的敏感區域實施了臨時封閉。

但這些消息,劉志強並不知道。


他在法庭門前徘徊了十分鍾,試圖聯系此前協助自己的律師,可電話始終無法撥通。他站在街頭,四處張望,內心開始焦慮——既然到了這裡,總得把事情辦完。他注意到附近還有另一棟聯邦建築,上面標著“316號”。印象中,他曾在微信群中看到有人提過,那棟樓也能處理ICE相關手續。

猶豫片刻,他還是決定前往316號辦公樓碰碰運氣。樓前沒有明顯告示,安檢也不嚴格。門口站著一位安靜的接待人員,低頭翻看文件,並未過問他的身份或意圖。

劉志強走過去,用中文輕聲說道:“我來報到。”

對方沒有回應,只示意他稍等。一陣沉默過後,兩名身穿制服的ICE執法人員從樓內出現,沒有任何解釋便將他帶進了旁邊的一扇側門。


直到十一天之後,劉志強的妻子劉女士才收到丈夫的消息——這是一通幾經周折才撥出的電話。劉志強已被轉送到1300公裡外的德州埃爾帕索移民監獄。他沒辦法直接撥打國際電話,只能先打給留在洛杉磯的朋友,再由朋友通過微信語音轉接給國內的妻子,兩個手機的聽筒被緊緊貼在一起,這才勉強搭起了短暫的五分鍾通話。

電話接通後,劉志強只說了一句話:

“我走錯門了。”

電話很快中斷,劉女士還沒來得及追問更多的情況。再回撥過去,已經沒人接聽。

第二章|被登記、被監禁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者.幼.羲.奧] 2025-07-29 14:03
    為什麼不來加拿大?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