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人体内充斥着真菌:但它们会否造成大脑疾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若微生物确实是阿兹海默症的因素之一,通过增强免疫防御(例如使用已被证实可提升整体免疫力的疫苗),或许能减轻甚至预防此疾病。但是,拉特表示,这一理论尚属新兴,“这是一个新想法。”


然而,这一理论也存在争议。

譬如,奥尔姆教授等人认为,难以排除微生物遗传物质可能是因污染而出现,因为微生物片段几乎无处不在。拉特则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他指出,脑组织内的微生物片段与表面的数量相当,而空气污染的微生物应主要沉积于脑表面。


尽管如此,奥尔姆强调,发现阿兹海默症患者脑中微生物片段较多,并不证明这些微生物是疾病原因。例如,这些患者的血脑屏障可能较弱,或存在其他问题,导致更多微生物随时间进入大脑,随后被免疫系统消灭。

拉特又解释,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证据来自少数病例:原本诊断为阿兹海默症的患者,意外发现真菌或其他微生物脑部感染。在几个案例中,医生开具抗感染药物后,“痴呆症状得到缓解”,拉特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人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拉特相信,微生物经常穿越血脑屏障,但在免疫系统健康的人中通常会被抑制或消灭。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衰退,可能导致微生物在大脑中积聚,引发损害神经的炎症。“只有当免疫系统衰弱时,才会看到损害,”他说。

然而,新的证据显示,微生物能侵入鱼类等动物的大脑,这强化了这种情况可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的观点,奥尔姆说。在2024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萤光绿色分子标记细菌,并将其加入养殖鲑鱼和鳟鱼的水槽中。奥尔姆表示:“一周后,你会看到这些微生物进入鱼类大脑,将鱼脑点亮成绿色。”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微生物似乎在那里存活,却对鱼类的终生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无论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脑部免疫系统减弱或血脑屏障老化,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入大脑的可能性变得更为合理。

对此,奥尔姆告诉BBC说:“我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门槛,这个假设周围的线索足够多……值得投入资金来探究这是否真的发生。”有趣的是,真菌可能无需进入大脑就能影响它。


事实上,在2022年的发表的研究中,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的免疫学家伊利扬·伊利耶夫(Iliyan Iliev)及其同事发现,将白色念珠菌添加到小老鼠肠道后,牠们对细菌感染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肠道内壁损伤更具抵抗力。伊利耶夫表示,强化肠壁可能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防止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逃离肠道并感染其他组织。

但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小老鼠行为的变化。研究显示,带有真菌的小老鼠更倾向于嗅探、交流并与其他小老鼠互动,这意味着接触真菌似乎也影响了牠们的行为。根据其他实验,科学家推测,小老鼠免疫细胞释放的某些分子进入血液,进而刺激大脑中与行为相关的特定神经细胞。伊利耶夫回忆说:“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意外。”

目前仍不清楚为何小老鼠肠道真菌与大脑之间存在这种交互作用。这是真菌引发的免疫讯号意外影响大脑,还是“真菌故意为其生存而触发的?”伊利耶夫提出疑问。他推测,或许哺乳动物的身体因应真菌而改变行为,从某种方式上获益。


对此,奥尔姆表示,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人类肠道真菌与大脑之间存在类似交互作用,但这一可能性值得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肠道细菌可能通过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或通过产生与抑郁、焦虑和放松相关的物质,向大脑发送信号。奥尔姆认为,原则上“没有理由认为真菌不会也这样做。”

精神疾病?

一些科学家甚至在探究真菌是否与精神疾病有关。

有研究发现,患有忧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者的肠道真菌组成有所不同。

根据201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家艾米丽·塞弗伦斯(Emily Severance)及其同事的一项研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性中,那些显示暴露于肠道白色念珠菌的患者,在记忆力和其他认知能力测试中的得分较低。

因此,她正在探索一个可能性:压力或抗生素导致的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可能引发肠道微生物失衡,改变其代谢产物,从而使易感人群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若此理论成立,医生或可通过益生菌治疗,逆转白色念珠菌的过量,从而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益的”,她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