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加拿大女子5年確診 再等5年治療 自生自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哈密爾頓的菲利斯·費爾(Phyllis Fehr)花了五年時間才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


她記得,當那一天終於到來時,醫生的目光掠過她,沒有和她說話,只是對她丈夫說:“等她自己穿不了衣服的時候再帶她來。”

“這非常不把人當人看,”費爾說。


“你會覺得‘哦,天哪,也許我的情況比我想象的更糟。也許我無法做決定……這會讓你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產生懷疑。”

Brainwell研究所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對於加拿大(专题)的癡呆症患者來說,這種經歷太常見了——他們常常只能自生自滅,還得在碎片化的治療和護理路徑中艱難摸索。這份名為《彌合差距——消除加拿大癡呆症患者的護理鴻溝》的報告指出,在癡呆症患者的支持方面,從預防、診斷到臨終關懷,加拿大都落後於其他國家。

加拿大是G7中最後一個發布全國癡呆症戰略的國家,時間是2019年。從症狀出現到獲得正式診斷,平均等待時間為21至28個月——在G7中屬於最長的之列。報告稱,相比之下,癌症、心臓病或糖尿病的平均診斷等待時間以天或周計算。

Fehr是在48歲時開始出現症狀。她發現自己很難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無法同時做兩道菜而不把其中一道燒糊,在閱讀、寫作和記約會方面也面臨困難。

起初,她的醫生並不相信她可能患有癡呆症,還想要先排除更年期、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最終,她不得不謊稱自己有偏頭痛,才得以看神經科醫生。

“我感覺每一件小事都要奮力爭取,”她說。

在確診後,她又花了五年時間才得以接受言語和語言治療。

66歲的Fehr思路清晰、表達流利,還積極參與孫輩的生活。她認為這得益於治療、飲食調整,以及保持身體、心理和社交方面的活躍。但這些措施中的很多,都是她靠自己一步步落實的。

父親確診癡呆 女兒放棄工作賣房維持生活


Katie Kondorosi的父親David在58歲時被診斷出早發性癡呆症,她說這讓他們的生活在情感和經濟上都天翻地覆。當時她19歲,後來放棄了自己經營的餐飲生意,成為了一名全職護理人員。

她的父親丟了工作,家裡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母親最終不得不賣掉住了25年的房子來維持家裡的經濟。

她說,雖然父親被確診的消息令人崩潰,但尋求幫助的過程同樣令人沮喪和懊惱。她表示,自己從社交媒體上了解到的早發性癡呆症相關知識,比從醫療專業人士那裡得到的還要多。

她稱,很難從醫生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一年間,他們家找過三位神經科醫生,而父親最終確診花了兩年時間。她是在網上了解到加拿大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她說這個協會幫了他們大忙。


“除了醫療系統,我從其他所有渠道獲得的關於早發性癡呆症的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讓我深感失望和沮喪。”

報告指出,一個核心問題是加拿大沒有協調統一的癡呆症護理體系,這迫使患者和護理人員在“混亂的等待名單、未經培訓的服務提供者和分散的服務組成的迷宮”中艱難前行。

“醫生和系統本身都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無法識別這些症狀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據此進行診斷,”該報告的合著者、Brainwell研究所的聯合創始人、神經科學家薩斯基亞·西瓦南坦(Saskia Sivananthan)說。

早發性癡呆症患者及其家屬往往面臨額外的懷疑,醫生也不願為他們確診,這導致他們在病情惡化的過程中,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名單,還要在不同的專科醫生之間輾轉。西瓦南坦說,部分原因是癡呆症仍常被視為一種“老年人的疾病”。

“人們真的只能自己想辦法,”西瓦南坦說。“而對於這樣一種疾病,系統不應該是這樣的。”

癡呆症是加拿大十大死因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拿大的癡呆症患者人數預計將在五年內從77萬增至近100萬。癡呆症是一組由多種潛在疾病引起的症狀,以認知能力下降為特征,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最為常見。

“我們已經到了臨界點,而且再也回不去了,”Sivananthan說。

報告稱,支持體系的缺失讓護理人員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們中女性占絕大多數,常常被迫減少工作時長、休假、退休,或者徹底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