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以色列: 歐盟敦促制裁以色列,德國卻成為最大阻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組由40名跨黨派歐洲議會議員組成的團體正在敦促歐盟暫停與以色列(专题)的貿易協議,並對內塔尼亞胡領導的以色列政府實施制裁。這一聯合呼吁是在聯合國警告稱加沙地帶出現了饑荒之際發出的。不過至今歐盟層面還未對以色列采取任何措施。目前,歐洲國家中,只有英國、荷蘭和挪威開始制裁被視為極端主義者的以色列官員。隨著加沙的情況愈發嚴重,制裁以色列已經逐漸在歐盟內部形成共識。只是,歐盟能否真正實施制裁,仍然有一個難以越過的障礙:德國




一份聯合聲明


40名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呼吁歐盟追究以色列政府的責任,指責其行為“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和國際人道法”。聲明還敦促哈馬斯立即釋放仍被關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人質。這些人是在2023年10月7日襲擊期間從以色列被綁架的。“後代將根據今天各國領導人對加沙暴行的回應或缺乏回應來評判他們。現在不采取行動,將被視為人類道義上的污點。”聲明寫道,“道德懦弱的時代已經結束,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40名議員還敦促歐盟委員會暫停與以色列的《歐盟-以色列聯系協議》(Association Agreement),該協議定義了雙方之間的貿易與政治關系,長期以來被視為歐盟施壓以色列以改善加沙人道局勢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此前,歐盟外交部門進行的審查曾指出,以色列可能違反了該協議中所規定的人權義務,但這一進程並未引發任何具體懲罰性行動,僅限於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昂·薩爾(Gideon Sa'ar)之間的一次會談。那次會談達成的“協議”是以色列將增加對加沙的人道援助投送。然而,外界對加沙地面人道狀況的擔憂此後不斷加劇。



簽署聲明的議員來自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15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代表了6個不同的政治團體,從左翼聯盟黨團(The Left)到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黨團(EPP)。該聲明的簽署者呼吁采取更嚴厲的應對措施,並警告稱,“僅靠譴責性措辭遠遠不夠”。

盡管歐盟層面並未實施任何實質的制裁措施,歐洲國家已經開始以國家的名義對兩名以色列官員開始實施制裁。這兩名官員是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和以色列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裡赫(Bezalel Smotrich)。他們被視為極右翼分子。其中,斯莫特裡赫甚至曾主張“餓死200萬加沙巴勒斯坦人是‘合理的’”。現在開始參與制裁的有英國、挪威。荷蘭政府也在7月29日對兩名官員實施旅行禁令。







歐盟有什麼制裁工具?



盡管歐盟層面未采取任何制裁措施,但是根據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的說法,歐盟可以在五個重點領域實施制裁:歐盟以色列的《聯系協議》、個人制裁、貿易制裁、武器禁運、學術合作。



暫停《歐盟-以色列聯系協議》

這也是40名歐洲議會議員聲明中提及的領域之一。歐盟與第三國簽署的貿易與聯系協議通常都包含“人權條款”,允許歐盟在對方違反人權或其他“協議核心要素”時采取“適當措施”。“適當措施”不必然包括制裁或暫停協議。自2000年起生效的《歐盟-以色列聯系協議》第2條載明:“雙方關系以及本協議所有條款均應以尊重人權和民主原則為基礎,該原則指導各自的內政與外交政策,並構成本協議的基本要素。”暫停此類協議是“最後手段”,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然而,鑒於德國、捷克和匈牙利的強烈反對,這種可能性不大。不過,暫停協議中的“貿易章節”不需一致同意,可能成為可行手段。

針對個人的制裁


2020年歐盟通過了《全球人權制裁機制》(GHRSR),該機制允許歐盟制裁對種族滅絕、危害人類罪或其他嚴重系統性人權侵犯行為負責、參與或有關聯的個人和實體,包括國家與非國家行為體。制裁形式包括旅行禁令及資產凍結。2024年,歐盟根據該機制制裁了5名以色列定居者和3家在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的實體。同一時期,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专题)、新西蘭和挪威也對被指控在西岸對巴勒斯坦人實施暴力的以色列組織與個人實施制裁。制裁本-格維爾與斯莫特裡赫也是在這一框架下進行的。





貿易制裁

考慮到歐盟以色列之間的強大經濟聯系,目前采取貿易制裁的可能性仍不大。2024年,歐盟以色列最大貿易伙伴,占其出口總額的32%。在地中海地區,以色列歐盟第三大貿易伙伴,僅次於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盡管如此,一些歐洲國家已開始采取有限的定向措施。2025年4月,荷蘭對出口以色列的所有軍民兩用產品實施了出口管制;英國則暫停了350個對以武器出口許可證中的約30個,並於5月中止了與以色列的新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武器禁運


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的可能性也不高,主要因為德國意大利美國一道,是以色列的主要武器供應國。雖然法國西班牙英國等一些國家已停止對以色列的武器供應或暫停了出口許可證,但它們的出口份額占以色列武器進口總量不到0.1%。此外,以色列本身亦是主要武器出口國,國內軍工業體系健全。因此,除非美國德國等主要供應國改變政策,否則武器禁運的實際影響將十分有限。

暫停學術合作

要求暫停以色列參與歐盟“地平線歐洲”(Horizon Europe)研究與創新計劃的呼聲日益高漲,但歐洲大學界對此分歧明顯。德國高校普遍支持維持與以色列的合作,認為以色列研究人員有助於推動自由民主價值觀與對話。而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的大學則傾向將以色列排除在外,許多西班牙大學已中止與部分以色列高校的合作。



最大的障礙:德國



盡管歐盟正在逐漸形成制裁以色列的共識,但是歐盟仍然面臨一個不得不解決的障礙——德國。7月28日,歐盟委員會提議對以色列采取一項最低限度的懲罰措施:暫停其參與“地平線歐洲”科研資助計劃的部分內容,理由是以色列未能履行7月10日與歐盟簽署的人道主義援助承諾。這項提議只需要“合格多數”(即至少15個成員國代表至少65%的歐盟人口)支持即可通過,不需要一致同意。據知情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已有10個國家表示支持,還有一些國家持開放態度,另一些則反對或猶豫。

德國在這場辯論中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也未站在其他支持國家一邊,但外交人士稱:“德國對整個過程潑了冷水,它是這場討論中最重要的國家。”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為德國體量大、人口多、對歐盟決策有否決權,還因為它對其他國家具有巨大影響力。盡管匈牙利、捷克和奧地利也反對或態度消極,但柏林才是核心。雖然德國總理弗裡德裡希·默茨(Friedrich Merz)將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批評提升到了柏林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德國仍然不承認巴勒斯坦國,也不願意審查歐盟-以色列的聯系協議。德國既不同意對以色列實施制裁,也不支持暫停任何合作項目。德國發出的信號令人困惑。一些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德國說了一些話,卻在行動上表現得完全相反。它說想施壓,卻又阻止一切可能施壓的機制。”





盡管如此,哈馬斯-以色列沖突揭示了歐盟內部深刻的政治與國家分歧。但日益惡化的人道危機正在促使意識形態迥異的議員們聯合起來,呼吁歐盟采取更果斷的行動。“來自各個支持歐洲一體化、支持民主的政黨陣營的歐洲議員們已團結一致,共同簽署了這份聲明。”來自中左翼社會黨和民主黨聯盟(S&D)的歐洲議員埃文·因西爾(Evin Incir)對記者表示。因西爾樂觀地認為,預計接下來還會有更多議員加入簽署。

“我們的呼吁對象是歐盟委員會和所有成員國,他們都必須在應對正在發生的人道危機中展現出更明確和果斷的立場。”她補充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