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沉默螺旋"下的台湾大罢免 中间选民说不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以25:0落幕,被视为绿营的重大挫败。有本地媒体报道,执政民进党决策核心曾在选前评估,至少有11席可望罢免成功,开票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不少分析将这一现象归因于“沉默螺旋”效应,许多反对罢免的选民在主流舆论压力下噤声,导致表面舆论脱离实际民意,最终产生出人意料的投票结果。

BBC中文接触到不同县市投下“不同意票”的选民,除了泛蓝及中间选民,也不乏浅绿甚至是来自深绿背景的年轻人,他们都表示不认同大罢免潮的“无差别”性质,并称“反中护台”诉求已走向民粹,在此氛围下不敢表达意见,因此用选票表态。


美国德州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向BBC中文分析,罢免方为了争取曝光度和流量,过分操作仇恨情绪,而“同温层”内的仇恨言论容易被合理化和放大,使中间选民反感,“‘沉默螺旋’造成的氛围,促使‘沉默多数’想要采取行动回应”。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则指,罢免案的胜负关键是组织催票能力,这次民进党“犹抱琵琶半遮面”退居二线,加上全面性罢免难以针对个别立委发动攻击,散居各地的罢免团体只能以“抗中保台”作为最大公约数。

“但谈理念,又缺乏统一发言窗口,发展论述便难以细致化,感性渲染力无法外扩,不易说服中间选民。”

8月23日将举行第二轮罢免投票,“沉默多数”选民的动向仍备受瞩目。外界也关注,这批选民是否将影响2026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甚至2028年总统大选。

以下是BBC中文采访到几位“不同意票”选民的声音。

新北工程师:不满“绿粹”氛围




7月25日反对罢免人士在台北举行集会

“我从来不表态,但大罢免后去做美甲,一问之下,竟然全场三个人全部都投不同意。”52岁的游女士对BBC中文说。

她住在新北市中和区,726那天一大早就去投票,认为“该表达的意见还是要表达”。

游女士在大企业任职资料工程师,与丈夫育有一女。她说自己是中间选民,2016、2020、2024年大选分别投给了国民党朱立伦、韩国瑜和民众党柯文哲,立委票则投给民进党人,“我的选择不是跟随特定政党”。


她表示,不认同罢免制度沦为绿营试图翻转国会席次的政治工具,也反对把所有蓝营立委都贴上“亲共”标签,“我更在意的是代议士们的表现,有没有实际作为,而不是单纯的蓝绿之分”。

她形容,过去一年多台湾陷入“绿粹”——一种结合了民粹、激进和绿营特质的现象,不同意见就被贴标签“不是正港台湾人”,这种氛围让她不安。

“为什么这么狭隘的二分法来分化国家?像我们这样的中间选民,没有一个安全的沟通管道,很多时候即使有意见,也只能选择在投票的时候用选票来表达,因为这是匿名且不会直接引起冲突的方式。”

游女士强调,“反中护台”不是她这次罢免投票的关注重点。“选举就是一个民意管道,它和反不反中、护不护台没有绝对的关系。我把选举看作是多元声音的展现,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深绿年轻人:我不是投票机器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6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