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房市: 沒有底 中國樓市面臨"滅頂之災"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地產市場正深陷前所未有的“絕境”。隨著經濟下行與資產縮水,房企巨頭們紛紛交出慘淡的半年報預告,虧損規模屢創新高,市場流動性瀕臨枯竭。專家們紛紛警吿,这矄决是行覚n摹懊鴝ブ幀保贍苧荼湮跋烊襠嫻難暇質怠


龍頭房企巨額預虧 萬科虧損擴大 多家跌入深淵

地產資訊與咨詢機構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額同比大降12.5%,而7月單月跌幅更擴大至24.3%,預示下半年盈利壓力將“沉重得令人窒息”。


據智庫億翰智庫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7月31日,65家A股上市房企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多達41家預虧,占比超過六成,行業持續承壓的現狀一覽無余。

昔日龍頭萬科預計虧損高達100億至12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的98.52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登上虧損榜首。曾經的明星企業華夏幸福、金地集團也未能幸免,分別預虧55億至75億元和34億至42億元。包括*ST金科、華僑城、信達地產等在內,更有8家房企預虧超過20億元,虧損面之廣、幅度之深令人咋舌。

在寥寥無幾的24家預盈房企中,僅保利發展與濱江集團預計歸母淨利潤超過10億元。然而,即使是保利這家央企,淨利潤也同比暴跌63%,顯示即便是“國家隊”也難獨善其身。

萬科的困境尤為突出。盡管今年中國新年後,其管理層發生重大變革,來自深圳國資的辛傑出任萬科主席,萬科管理模式從“職業經理人主導”徹底轉向“國資深度管理”,並獲深鐵集團等國資累計超210億元的巨額輸血,但仍難阻虧損擴大。上半年,萬科合同銷售額僅為69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73.3億元幾乎腰斬,現金流持續承壓。八年前萬科“活下去”的口號,如今看來更像是對自身命運的精准預判。

地產博主“徽湖說房”直言,即使獲得大規模輸血,萬科虧損幅度仍在擴大,清晰表明中國房企2025年的日子比2024年更糟,“情況更加惡化,這就是今天房地產企業面臨的絕境場面”。

價格與銷量“兩重天” 二手房市場流動性“僵死”

“徽湖說房”進一步揭示了房地產市場的真實面貌:中共官方數據可能“為政治服務”,未完全反映市場真相。

數據顯示,7月份百強房企的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為每平米1.68萬元,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0.18%,看似“欣欣向榮”。然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則為每平米1.35萬元,環比下跌0.77%,同比更是大跌7.3%。

新舊房價差距持續擴大,且二手房真實成交價普遍遠低於統計局數據。

更為致命的是,房價下跌並未換來成交量。博主指出,二手房市場已呈現“僵死”狀態,失去流動性,這比單純的房價下跌“更加可怕”。

在銷售額方面,今年1到7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額僅1.86萬億元,同比下降12.5%。即使在2024年中國地產出現最大幅度滑坡的情況下,當年新房成交量仍達9萬億元,而今年前七個月的慘淡數據,預示著2025年全年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投資斷崖式下滑 行業“滅頂之災”降臨?

從源頭來看,房地產投資也出現斷崖式下滑。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僅4.66萬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占比最大的住宅投資為3.57萬億元,同比下降10.4%。相比2023年全年11萬億元的投資額,下降幅度巨大。


“徽湖說房”總結道,無論是頭部上市房企的利潤、新建與二手房價、銷售額,還是房地產投資,這三組核心數據都出現了“大面積滑坡”。

他斷言,若扒開官方“溫和”的數據外衣,會發現房地產行業實際上已處於“滅頂之勢”。





資料照片(彭博社)

學者共識 房價“沒有底”財富縮水重創消費


“現在房價的底在哪裡?”這個問題正困擾著無數中國民眾。清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去年曾公開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價可能面臨調整,甚至創下歷史新低。他分析這與供需變化、政策調控及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有關,近日其言論再次在社交媒體上流傳。

長期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經濟學家向松祚也持相似觀點。他最近接受媒體采訪的錄音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被問到“現在房價的底在哪裡?”他直言“沒有人知道底在哪裡,經濟學者沒有能力判斷”。

他解釋,此前房地產飆漲主要靠剛需和投資(投機)需求支撐。但投機者已遭受慘痛教訓,許多房產價值跌回甚至不及原價,導致負資產。在這種背景下,投資需求急劇萎縮,僅靠剛需不足以支撐房價上漲。

向松祚強調,房價下降是必然,所有人都要為此承受代價。他指出,中國老百姓60%以上財富是房子,房價暴跌直接導致財富縮水,這也是民眾不願消費的重要原因。

房價暴跌讓人心裡很不舒服,又沒有錢,買的股票也不賺錢,房子也在下跌;工資收入也沒漲,老百姓怎麼可能會消費?”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不久前在接受大陸媒體采訪時表示,房價大幅下跌最吃虧的是普通老百姓,一些房產價值占其所有財富價值比重能達到60%~70%,其實主要是中低收入家庭,房產是其最主要的財富構成,一旦房價下跌就是面臨著財富的縮水和損失。

在這種“絕境”面前,中共中央政府最近召開的城市工作會議已提出重要變化:增量擴張階段已成歷史,中國地產將轉向存量提質和城市更新。

這意味著未來只有少量具備資金、品牌口碑和緊密政企關系的央國企能參與其中,大量房企將“退出歷史舞台”,行業面臨重新洗牌和換軌。

“徽湖說房”悲觀預判,“2025年實際上就是房企的大面積死亡年,就是房子的價值歸零的一年,很多人的家庭會出現負資產的狀態,所以這是更殘酷的現實。

“再過兩到三年也許人們不再關注房地產了。而是聚焦於生存狀態、工作有無、以及能否支付生活費和孩子學費,這將比房地產下滑更加殘酷。”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