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走進"蚊子實驗室":讓花蚊子喝白糖水吸小白鼠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夏天,大家都討厭蚊子的叮咬,但四川綿陽市疾控中心專門“請”來了一群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並把它們奉為“貴賓”,不僅每天可以喝著白糖水,還有專門的小白鼠供它們吸血,而它們待的環境也有空調隨時控制。


“花蚊子”為何能享受如此待遇?8月6日,綿陽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監測所博士鄧文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蚊子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可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瘧疾和寨卡病毒等80多種疾病,每年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將這些蚊子“請”進實驗室,主要是研究怎麼殺死蚊子,以應對其抗藥性和環境變化,然後通過控制蚊子密度,減少疾病傳播,保護人群健康




▲蚊子住在空調房內

專選對人類健康有威脅的蚊子

抓蚊子還有講究

“我們主要就是選擇對人類有健康威脅的蚊子進行飼養和研究,比如白紋伊蚊會傳播登革熱、基孔肯亞熱,三帶喙庫蚊會傳播乙型腦炎。”鄧文波說。

鄧文波介紹,蚊子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可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瘧疾和寨卡病毒等80多種疾病,每年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我們選擇這些蚊子進行飼養,就是進行抗藥性實驗和相關研究,就是研究怎麼殺死蚊子。”鄧文波說,雖然現在有很多種滅蚊藥,但用久了蚊子也會產生抗藥性,滅殺效果就會減弱。因此,疾控人員研究怎麼殺死蚊子就是針對蚊子的抗藥性展開深入研究,總結變化規律,使用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控方式管控蚊蟲的抗藥性,使其維持在低水平。“必要時通過使用殺蟲劑等化學方式控制蚊子密度,減少疾病傳播,保護人群健康。”



▲小白鼠供蚊子吸血

那麼,疾控人員是如何將蚊子“請”到實驗室的呢?鄧文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不同的蚊子棲息地有差別,抓蚊子也有差別。以白紋伊蚊為例,它喜歡將卵產在小型積水容器中,如廢棄輪胎、樹洞積水、空調積水形成的小水體;成蟲一般在植被茂盛的地方休息活動。捕捉時間,幼蟲沒有明確要求,因為生活在水中,不會飛;成蟲一般在活動高峰期捕捉,白天上午8-10點,下午4-6點。

控制蚊子生長條件

研究其抗藥性


8月6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綿陽市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實驗室,看到蚊子的“宿舍”都掛著“蚊帳”,不同蚊籠裡飼養著不同年齡段的蚊子。有的正在羽化,有的正在交配,有的正大口吸小白鼠的血,還有的正在產卵。



鄧文波拿出一個小碗,放了一點白糖,然後兌成白糖水,用棉花沾白糖水,將棉花放在蚊籠上面,聞著白糖水的味道,一群蚊子就飛了過來。

“喂糖水,是因為糖是能量代謝的基礎,不喂糖水,蚊子活力會下降,壽命縮短,甚至無法完成交配。”鄧文波一邊介紹,一邊將一只綁好的小白鼠,從一個蚊籠內拿出放進另一個蚊籠內,“雌蚊必須吸血才產卵,血液中蛋白質和鐵是卵子發育的關鍵元素,這些操作都是符合蚊子的生物習性,不這樣做,實驗室蚊子無法繁衍,我們就不能開展實驗。所以,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子。”




▲飼養室掛著 “蚊帳”

當天,綿陽室外溫度高達30多℃,但在喂養蚊子的飼養室內,卻感覺不到熱。鄧文波介紹,除了吃喝,蚊子們的居住條件很好,飼養室內模擬的是花蚊子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

“因為我們需要進行抗藥性實驗,所以要控制蚊子的生長條件。以白紋伊蚊為例,一般把空調設置到26℃左右,也就是所說蚊子住空調房。”鄧文波說,蚊子不怕熱,等到秋冬來臨,就得開空調給蚊子們增加溫度和濕度,模擬夏天又熱又悶的條件。

蚊子最愛咬哪些人?

孕婦、兒童、肥胖者……

鄧文波介紹,通常來說,蚊子喜歡孕婦、兒童、肥胖者、運動員等呼吸頻率快,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群,蚊子也喜歡出汗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和使用香味產品的人也會吸引蚊子叮咬。糖尿病患者和體味較重的人因為皮膚表面氨基酸和乳酸較多,也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

普通人防護方面,鄧文波介紹,一般就是安裝紗窗、蚊帳,穿淺色衣服,使用電蚊拍、佩戴驅蚊手環、做好個人衛生等等。室內就是使用蚊香、蚊香液這些產品。環境上就是及時清理花盆托盤的積水等,阻斷蚊子繁殖。

此外,如果溫度適宜,常規監測發現蚊子密度上升迅速,疾控人員會對室外環境(草坪、林帶、入室門口等)定期進行藥物噴灑、煙熏,對室內一般采取殘殺威、敵敵畏和除蟲菊酯類藥物進行滯留噴灑。但因為蚊子抗藥性的問題,藥劑成分的選擇、藥劑劑型的選擇仍然有待研究。

“提高防治效果通常就是多種方式結合使用。比如前面說的電蚊拍、電蚊香、殺蟲噴霧等等。”鄧文波說,“對於我們疾控人員來說,還會針對蚊蟲的抗藥性展開深入研究,總結變化規律,使用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控方式管控蚊蟲的抗藥性,使其維持在低水平。另外,現在大數據時代、AI時代,防治也應該走向更加智能化,這也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