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人生必須去一次的肯尼亞,成了中產暑假遛娃的頂配 ?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平時千元起的酒店在旺季一房難求,價格逼近一萬元大關。



雖然這個暑期家長們普遍捂緊了錢包,但“遛娃”這件事,依然有不同選擇。有人奔赴城市營地、圖書館講座,也有人,依舊踏上了飛越半個地球、奔向非洲草原的旅程。

肯尼亞這類東非目的地,在小紅書和朋友圈裡頻頻出鏡,配圖是草原上奔跑的野生動物、布置考究的野奢帳篷……是“此生必去一次”的理想地,也是不少中產家庭眼裡的“旅行頂配”。

至於它到底值不值得,向來見仁見智。







在“暑假旅行鄙視鏈”裡,肯尼亞牢牢占據前三的位置。一趟下來動輒數萬元起步的預算,以及令人艷羨的朋友圈素材,確實讓人覺得“會玩”“敢玩”的人,都去了這裡。

但真到了肯尼亞,旅途體驗遠比照片裡更復雜。天氣多變、舟車勞頓、漫長的車程、基礎設施差異,還有不少被“美好攻略”刻意忽略的現實窘境。





“大遷徙”的真相

7月到10月,是被中國游客默認有希望看到動物大遷徙的旺季。

但在當地,人們其實更加相信:不是你能看到什麼,而是草原選擇讓你看到什麼。



紀錄片裡氣勢磅礴的“天國之渡”,是概率極低的奇觀。

在東非,動物們一年四季都在遷徙,隨著旱季與雨季的交替而做位移。從坦桑尼亞遷到肯尼亞,又從肯尼亞遷到坦桑尼亞,目的只有一個,看看哪裡的草更豐茂一些。





所以遷徙時常有,大或者小就很難一刀切地劃分。如果有人在行業淡季碰巧看到多一點的角馬、瞪羚過河,恭喜您,也算是看到了“大遷徙”。

絕大多數的游客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去蹲守“天國之渡”,只能坐在越野車裡隨著有經驗的導游在國家公園裡晃悠,除非自己有足夠的錢買夠時間,買通人力,才可能蹲到一個比較好的點位。

這一等,七八個小時是常態,如果今天沒拍到,那麼就得明天再來。在等待的時間裡,炎熱、憋尿、饑餓都成為難熬的障礙。



就算萬幸碰到了大遷徙,你在越野車裡坐的位置,車頂斗篷打開的角度,拍攝設備的“軟硬程度”以及技巧,也統統成為考驗,而且你絕對沒有可能性下車湊近了拍——還要不要命呢?

所有這些關於“大遷徙”的真相,你在社交平台上一般是看不到的。一般只有人到了內羅畢,司導才會打預防針一樣地說給你聽,就是為了潑潑冷水,降降預期。

那麼問題來了, “大遷徙”真的是難以企及嗎?那倒也不完全如此。

我今年2月過完春節就隨精品小團來到了肯尼亞,打卡了安博塞利和馬賽馬拉兩大國家公園,還非常幸運地拍到了以“非洲五霸”為代表的動物們。



這個季節的草原還屬於旱季,每天都是晴天,但也沒有那麼熱、曬,早上出發時甚至要穿外套。再玩一個月左右進入四月,差不多就到了雨季,去年肯尼亞草原還發生過洪水,這場洪水的破壞痕跡至今還能看到。

國家公園裡蹲守動物是有非常成熟、傳統的路線,就跟北京三四五環的劃分差不多,車多了,就是會堵車。



當一頭已經有了名字的網紅獅子出現時,越野車們紛紛停下來排隊給客人定點拍攝,在七月旺季,這裡堵車的情況堪比北京周五晚高峰。



我很幸運地目睹了幾支瞪羚過河的場景,河對面不遠處就已經是坦桑尼亞。我嘗試將拍攝設備的取景框壓死對象,多拍細節和動態,放棄廣角、全景。你別說,反正輸出的照片是有“天國之渡”那味兒。

人類的想象力與自我找補的心理在這裡起到了正向作用。依葫蘆畫瓢,我在納瓦沙湖也看到一群火烈鳥,雖然沒有到粉紅浪潮的盛況,但也得到了滿足,尤其是在鏡頭裡重點拍攝了它們的休憩與起飛。





同一張朋友圈


背後的價格兩重天

來東非去看動物,是我一直以來想實現的願望,很大程度上是受電影《走出非洲》的“蠱惑”而種下情結。

最初,我也隨大流試圖選擇考慮7月的“肯坦”,甚至斗膽試圖做成定制游,但由於個人的種種原因,最終還是選擇2月出發,後來想起來倒是很合適。

最明顯的好處就是酒店價格降了不少。第一晚入住了安博塞利保護區一家主打帳篷特色的酒店,房間一晚折合人民幣一千出頭。

據導游說,這家酒店頗受中國游客喜歡,不少人會帶著放暑假的孩子來住,因此在旺季一房難求,價格逼近一萬元大關,尤其是能在房間或者露台直接看到雪頂的那幾間“帳篷”。



酒店裡隨時可見大大方方溜達的猴子,蜥蜴等動物,導游特別提醒我們,看見猴子千萬不要靠近逗它們,如果被抓了,就得坐五六個小時的車回內羅畢打狂犬疫苗,後面的行程就廢了。

這家酒店比較“哇塞”的地方在於,足不出戶,就能在園區裡清晰地看到乞力馬扎羅山的雪頂,假想自己就是大文豪海明威與之合影同框。





同樣有季節性表現的服務就是司導,在肯尼亞、坦桑尼亞最重要的就是挑車,沒有人可以自駕去看動物,更別說徒步,既危險,也是不被允許的。



唯一允許的就是獲得通行證的“越野車”,一輛車就是一個司機,他的經驗直接關系到你看到動物的數量、角度與種類,所以好的司機在旺季供不應求。

不同的車有不同的價格,與全程的舒適性直接掛鉤。


我主要目睹了三類越野車,自己坐的算中段位,有空調、能充電,同排座椅之間有保溫箱,可以放冰水解暑,比我們“破”的車就沒有空調,降溫全靠把車窗手動搖下來,如果距離動物很近,為了安全起見就要搖上去,附帶的苦頭是要吃一路塵土。



而比我們豪華高端的就是車裡的三排座椅是階梯狀,最高階梯的座位價格最高,因為視野最好,司機、導游還有其他階梯的客人都在自己的“腳下”,“階層感”呼之欲出。

酒店、司機以及車占據了整個行程預算的大頭,它們的波動也直接決定了你到底花多少,我自己撇開機票,大概是一萬左右,而在旺季這個價格至少要乘以二。





沒有“長焦”

一部手機也能出片

毫無疑問,東非旅行最先是被攝影愛好者卷出圈的。

北京有一家羅紅攝影藝術館,主人是“好利來”老板羅紅,他數十次前往非洲拍攝,基本上是公眾熟悉的視覺天花板。

除了真正的攝影發燒友,很多游客選擇去東非都會考慮,要不要提前買或者租攝影器材,微單還是單反?長焦鏡頭幾個?這些專業問題浮上心頭,客觀上也增加了旅行的預算。



我也沒有免俗,一度考慮自帶長焦鏡頭,搭配卡片機,但即便如此配好電池等附加設備也達到一萬元,實在肉疼。

我專門請教了一位在國際攝影比賽拿獎的專業人士,這位“大師”很含蓄地告訴我,即便這款卡片機有長焦鏡頭,如果距離遙遠,實際上輸出的效果也不夠好,在電池續航、對焦速度、畫幅構圖等方面都有遺憾。

我很認同他說的——卷設備是卷不完的。要是沒有能力,還不如就帶一部手機去吧,所見即所得。最後我靠一部蘋果15 pro擔任了這次旅行的“主攝”。



整個旅游過程中,我倒是挖掘出不少用手機拍照的好處。

首先就是輕,行路長無輕擔,那些攝影器材有時候一個鏡頭就重三四斤,還得輕輕拿輕放。我同車一個“兄弟”就因為忘了帶防塵罩,導致鏡頭被風沙刮出細痕,他一路心疼,陷入emo情緒。

當超過一只的動物出現時候,手機還有一個好處是能快速抓拍,無論拍照還是視頻都很及時。有的人一手相機一手手機,手忙腳亂,更別說有時還要拉拉防曬的帽子,防塵的口罩等等,恨不得化身千手觀音。





接近十天的肯尼亞之行,我對自己的評價是基本沒有遺憾,記憶裡諸如《獅子王》的二次元畫面具象化了,文學名著裡那些看到過的場景描寫細節化了。

“相對於如此高渺的天空,你盡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自由開闊,自信滿滿。”“疾風盡吹,長長的草兒在曠野裡奔跑。在孤獨和寂寞中,曠野、大風和我的心一起嬉鬧。”

這些都是小說《走出非洲》裡寫到的心情,如今,我也感受到了。



不再“卷”點贊、流量和設備,只是在安全、舒適的前提下,允許自己與那些同樣為造物主偏愛的生靈——草原上的動物們,發生幾次真實的相遇與凝視。哪怕只是這樣,也已是人生中值得慶幸的體驗。

而人類的幸運之處在於,我們能用文字和影像,將這份幸福感留下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