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劉少奇接受老毛這一"要求"埋下厄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獨裁者讓出權力和名利必有用心,劉少奇竟然相信毛讓國家主席之議取而代之,終於引來殺身之禍,毛劉分歧絕非所謂四清而起,而是八大批個人崇拜業已發端。


西蒙諾夫的敘述如下:

他(指斯大林)站在講台上望著全場說道,他年老了,他不能履行受讬的一切職責,他可以繼續承擔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可以履行像以往那樣主持政治局會議的職責,但是再也不能作為總書記來主持中央書記處的會議了。因此,他請求解除他的後一項職務,滿足他的這一請求。


這是獨裁者斯大林在他的同事面前提出“讓權”所說的一番話。獨裁者有時會表現出一種謙虛,特別喜歡在“讓權”或“退休”上做文章,但這種行為只是在演戲,只是一種試探,試探部下對他的忠誠程度,試探有沒有人覬覦其權力。

馬林科夫為斯大林假謙讓驚恐失色

人是自私的,人的所有本能欲望基本上具有排他性。權力欲望更是具有排他性、獨占性,沒有受到監督的權力具有更加強烈的排他性,理所當然非監督的權力占有者——政治獨裁者必然具有最為強烈的排他心理,總是擔心大權旁落。因此,獨裁政治的權力斗爭必然呈現血雨腥風,殘酷無情,喪失人性。獨裁者對權力有著特殊的占有欲望,並將權力視為私家財產。獨裁者還看重所有的名利,在權力、名利之前絕對不謙虛、不退讓。因此,對權力或名利的謙讓絕對不是獨裁者的品質。也就是說獨裁者真心退休或讓權讓利給別人是難以想像的。

那麼,斯大林擺出這一姿態,是出於什麼目的?其同事或部下有著什麼樣一種反應?西蒙諾夫繼續描述著:


斯大林講這些話時看著會場,而他的身後坐著政治局委員,在斯大林講話時主持會議的馬林科夫就站在桌子後面。我從馬林科夫的臉上看到一種可怕的表情,說不上是驚嚇,不,不是驚嚇,而是他這樣的人才可能有的表情,他比其他所有的人,至少比起其他許多人更快地意識到殺身大禍就要落到大家的頭上,而其他人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表情的含義是:不能同意斯大林的這一請求,不能同意他卸去這三項職務中的最後一項,這是不行的。馬林科夫的面部表情、他的手勢、他那賦予表現力的高舉的雙手、簡直是在懇求所有在場的人立即堅決拒絕斯大林的請求。這時,在斯大林背後就發出震耳的喊聲:“不,我們請求留任!”或意思相同的呼聲,場內也喊聲四起:“不!這不行!我們請求連任!請收回自己的請求!”我不打算引述當時所有的插話和喊聲,但是總的說來,全場都領悟到了一點什麼,也許大多數人比我領悟得更早。我猛一聽到時還以為這一切很自然:斯大林講主持政治局,主持部長會議,而總書記將由另外一個人擔任,就像列寧在世時那樣。但是許多人馬上或幾乎是馬上就領悟到我一下子還領悟不到的事情,此時此刻作為會議主席負有最大責任,因而一旦出事罪過也最大的馬林科夫,馬上領悟到斯大林根本不打算放棄總書記的職位,這是一種試探,是要摸摸全會對他提出的這個問題的態度,看看坐在他身後的主席團的人以及坐在他前面會場裡的人,是否准備讓他斯大林離開總書記的職位,因為他已年老力衰,不能再擔負這第三項任務。

當全場開始嘀咕並高喊,要求斯大林留任總書記主持中央書記處時,我記得很清楚,這時馬林科夫的臉色,好像一個剛剛躲過了一場真正的、現實的殺身大禍之後的臉色,因為正是他在黨代表大會上作了工作報告,實際上主持了中央書記處的多數會議,現在又在主持中央全會的這次會議,一旦對這個問題作出另一種決定,斯大林因年老力衰仿佛願意辭去的第三項職務的當然候選人就是他。要是斯大林感覺到,在他背後或眼前有人主張滿足他的請求,我想,第一個會因此掉腦袋的就是馬林科夫;這件事究竟會有怎樣的結局,真不堪設想。


毛澤東辭國家主席 包藏禍心

後來斯大林“接受”了大家的請求,同意繼續擔任總書記一職,這時的馬林科夫簡直就像死囚從刑場上拉回來那樣松了一口氣。斯大林的演戲為什麼會嚇壞了蘇共其他領導人,因為大家知道斯大林不想當總書記是假的,是在表演給在場的人看的。一旦有人附和斯大林的“要求”,那麼很有可能假戲真做,就可能是馬林科夫接任總書記職務,這是馬林科夫不願意看到的,不願意接這一職務。這不是馬林科夫沒有權力欲望,而是由於一旦接替斯大林職位就必定上斷頭台這一政治現實,讓馬林科夫們心驚膽戰。

大凡獨裁者都是極端自私的人物,因為他們把最公共的財產——國家和權力占為己有。因此,最高權力、最大的名利都只能屬於獨裁者,獨裁者不會讓權與讓利。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中國也上演了類似上述的一幕。毛澤東不但提出要辭去國家主席還要求不提“毛澤東思想”,這不僅有試探的意圖,還隱藏著毛澤東欲達到的其他政治目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