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100年前,科學家曾猜測今天的人類能活到1000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25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58歲。


當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在1921年發現了如何從動物體內分離胰島素時,這位年輕的加拿大醫生(也曾是一位一戰老兵和農場男孩)徹底改變了糖尿病的死亡率。20世紀20年代之前,這種疾病導致超過80%的青春期前糖尿病兒童死亡。班廷的突破性發現取代了有時具有毒性的“山羊豆”(Galega officinalis)療法。山羊豆是一類開花植物,它的葉子和花頂含有多種胍衍生物,這類衍生物具有降糖效果。班廷的發現正值醫學樂觀主義浪潮時期。這股浪潮由新的科學工具和知識所推動,這些工具和知識正在迅速揭開人類解剖結構、疾病和衰老的奧秘。




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圖片來源:Louis Schmidt - Public Domain

這種樂觀主義的基礎已經醞釀了幾十年。19世紀80年代,人類首次發現了細菌,開啟了細菌學的黃金時代,並催生出大量挽救生命的疫苗。維生素(Vitamins)得名於 20 世紀初,當時居住在倫敦的波蘭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豐克(Casimir Funk)將“vital”(必需的)和“amines”(胺類化合物)結合起來創造了這個詞。他是將常見疾病與重要營養素缺乏聯系起來尋找治療方法的科學家之一。維生素D因為佝僂病被發現,維生素C因為壞血病被發現,而維生素B與腳氣病有關,這種疾病會導致患者虛弱、體重減輕、精神錯亂,在極端情況下甚至致死。與此同時,麻醉將外科手術從存活率低下的可怕表演藝術,轉變為在無菌手術室中更精確的程序化手術。醫學似乎正在逐步征服許多對人類致命的瘟疫,從而延長了我們的平均壽命。




Free Bacteria Microbiology photo and picture


圖片來源:pixabay

1925年7月,科普作家約翰·E.洛奇(John E. Lodge)甚至提出,人類的預期壽命或許很快就能延長到1000歲。“由於科學不斷攻克頑疾,人類的平均壽命每年都在增加,”洛奇寫道。“那麼我們是否能期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能夠成功延長平均壽命,直到我們像《聖經》中的瑪土撒拉(Methuselah)一樣,以世紀而非年來衡量自己的生命?” 洛奇設想了一個可以通過更換損耗的酶、移植器官或操控難以捉摸的“生命火花(vital spark)”來延緩衰老的世界。他聲稱,科學家們可能即將征服死亡本身。

一百年後,我們仍未實現永生,但我們依然以同樣的熱情追尋著永生。如一個世紀前一樣,如今這一追求並非由迷人的突破所推動——即使歷史會讓它們看似如此——而是通過艱苦、協作的科學研究不斷湧現出新的醫學見解。如今,我們對基因編輯(gene-editing)、細胞重編程(cellular reprogramming)和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著迷,而不再過度關注胰島素、疫苗和維生素。從注射幹細胞讓細胞永葆青春的生物黑客,到像布賴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這類依靠可穿戴技術進行預防性保健、血漿置換和熱量限制的億萬富翁,戰勝死亡的目標從未動搖,只是永生的靈丹妙藥更加精密而復雜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