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上市一個月後,中國芯片公司向美國巨頭"宣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03 芯片知識產權暗戰


芯片大廠之間的訴訟一直較為頻繁。

過去5年,中微與科林、AMD與 ADI、Veeco 與中微公司之間都有相關案例,尤其是中微與科林訴訟案,耗時長達13年,直至2023年6月份才有終審結果,堪稱半導體行業訴訟的持久戰。


“硅谷企業之間挖人很正常,而商業秘密是最主要的保護武器。美國本土企業就很好戰,Intel和AMD數十年恩怨,蘋果三星亦然。”美國凱騰律所合伙人韓利傑此前在騰訊科技獨家撰稿《沒有人能“殺死”中芯國際》一文中寫道。

屹唐起訴應材之前,半導體產業的知識產權訴訟,最典型的要屬台積電“2nm泄密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6月,台積電內部團隊在自查過程中,發現居家辦公的工程師內網流量異常,訪問的多為2nm機密信息,調查結果顯示,包括3名台積電2nm試產及6名研發支持部門工程師參與到向日本東京電子泄密事件當中。隨後,8月7日,東京電子承認其台灣地區子公司1名前員工涉案,稱已解雇涉案人員,並全力配合調查。

台積電“2nm泄密事件”之所以廣受關注,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此前日本晶圓代工廠Rapidus官宣啟動2nm試產,並將於2027年開啟量產,距離其成立僅僅過去3年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Rapidus與東京電子關系非常緊密,其現任社長東哲郎此前擔任東京電子社長。


東京電子作為世界第四大半導體設備商,亦為Rapidus的設備供應商,與此同時還是Rapidus的股東。此外,東京電子還是半導體技術聯盟LSTC的成員,Rapidus負責將LSTC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大規模生產。

有觀點認為,Rapidus在2nm試產上的突破,與台積電相關數據泄露高度相關,但也有觀點認為,Rapidus繼承的是IBM的技術路線,且即便是部分工程師被挖角,部分工藝信息泄露,也無法幫助一家企業在行業最先進的節點上快速掌握Know How。

一位接近台積電的資深人士向我們透露,“日本Rapidus是IBM技術,和台積電路線不同,理論上偷了也沒用。不過,東京電子和Rapidus關系太深,所以被懷疑。”


除了“2nm泄密事件”,台積電在知識產權上最典型訴訟與中芯國際有關。

2003年,中芯國際上市前夕,台積電在美國起訴中芯國際,稱其侵犯多項專利並竊取部分商業秘密,要求賠償 10億美元。2005年,雙方達成庭外和解,中芯國際同意在六年內向台積電支付1.75億美元,作為專利授權及和解金。同時,兩家公司交叉授權相互專利直至2010年12月。

2006年8月,台積電再度在美國起訴中芯國際侵犯知識產權,稱中芯國際違反和解協議,使用不法手段盜用商業機密。最終,2009年11月,雙方再度和解,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辭任執行董事及 CEO 職務。

按照當時的協議,中芯國際向台積電支付2億美元現金及10%股份,台積電承諾不派駐董事、不參與日常運營,同時免除中芯國際在2005年協議中需支付的4000萬美元尾款,中芯國際可沿用涉及訴訟的商業秘密及技術 。

在韓利傑看來,關於半導體企業之間的訴訟本質上與制造技術壁壘高有關,“工程師到了新的崗位,不可避免會用到先前的經驗,很多經驗雖然也屬於一種商業秘密,但如果調用腦海中的知識經驗,無可厚非,而如果在離職時帶走前公司的數據、資料、文件,就可能是構成違法的把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