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现场观看阅兵仪式之后,日籍老战士遗属代表这样说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父亲曾经说过,中国抗日战争意义深远,是民族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争。作为一个日本人,能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他一生的幸运与光荣。”小林阳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特别感激中国人民还记得我父亲为中国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


“小时候,身边与我同龄小孩的父亲多为侵华日军,从不谈犯下的种种罪行,但我父亲从事反战活动,这让我觉得自豪。”前田哲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他曾陪同父亲一同来华,“当我进入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时,更加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

提及父亲前田光繁,他介绍道,战时父亲被八路军俘获后受到优待,“战士们平时吃杂粮,却特意给父亲找来大米饭”,真正贯彻了“不杀俘虏、优待俘虏”的政策。正是这种人道主义待遇和后来亲眼所见日军的暴行,让前田光繁开始反思战争的意义,并最终明白“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于是,1939年1月2日,前田光繁带领小林武夫、冈田义雄宣布参加八路军,成为第一批日籍八路军;同年11月7日,他又发起成立了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日本士兵觉醒联盟,此后积极投身反战工作。


“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

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三场记者见面会上,小林阳吉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称,“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这句话随即成为“金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在谈及这句话为何能引起广泛共鸣时,小林阳吉说,中国早已以宽容之心对待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国将百万日军及侨民平安遣返,允许他们带走财产衣物,这些人回国后更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的重要力量。然而,日本社会却始终未能真正正视历史,右翼势力长期宣扬 “受害者” 形象——每年8月,日本政要都会参加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活动,呼吁 “永不再战”,却对日本作为侵略战争 “加害者” 的历史避而不谈。

日本社会没有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小林阳吉再次强调,“日本社会应该深刻反省,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

据小林阳吉观察,中日关系的起伏与日本尚未深刻反省历史有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曾在1984年派出3000名青年访华,两国一度迎来“蜜月期”。后因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以及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日方产生复杂心态,导致两国关系再度曲折。“日本中国的崛起既有嫉妒、不满,也有警惕。”小林阳吉表示,“但唯有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才能赢得世界尊重。”


“战后80周年,日本本应像战后50周年‘村山谈话’中所言,坦诚地承认侵略行为,并向中国等受害国道歉。但日本一些政客和政治势力却宣称所谓‘日本的历史责任问题已经解决’,这实质上是否认日本对外侵略,甚至美化日本对外战争。”小林阳吉说,日中两国一衣带水,有过数千年友好往来,如今历史分歧难解,根源就是日本未认真汲取历史教训。他强调,今天的日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继承父辈遗志,愿日中人民世代友好


“举办纪念活动是为了昨天,更是为了明天;是为了死难者,更是为了生存者;是为了民族振兴,更是为了人类和平。”2015年,参加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小林阳吉曾写下这段感悟。

如今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他认为这句话依然适用:中国举办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递 “和平发展” 的理念——中国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世界发展,在自身崛起的同时守护全球和平。

中国是我的故乡,日本是我的祖国,我希望日中人民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不让历史的时针倒转。”抚摸着佩戴在胸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小林阳吉这样表示。

长期以来,小林阳吉积极开展反战和平工作,参与组织成立八路军老战士团体“椰子实会”,创作漫画《宝塔山的奇迹》,向日本社会开展和平反战宣传和中日友好活动。这份跨越国界的和平坚守,既是对父辈反战精神的传承,也是对人类共同未来的期许。

在采访中,前田哲夫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政府至今未能正视历史,也没有反省、谢罪,作为日本人,他感到羞愧。在日本右倾化愈发严重的当下,未来将继续开展活动,为推进日中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1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