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除了炫技 中国人形机器人能走进生活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芯片制造的黑芝麻智能新加坡公司总经理徐劲受访时预计,中国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率先在安防巡检、教育陪伴、康养护理等特定垂直场景实现落地突破,而非直接实现“全能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今年8月在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长跑项目中以6分34秒的成绩斩获运动会首金。 (彭博社)


专家:中国处规模领先技术追赶


在政策层面,中国官方2023年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产业明确设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25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摩根士丹利今年2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中国成功申请了5688项涉及人形机器人的专利,远超同期美国的1483项和日本的1195项;中国企业去年向市场推出35款人形机器人,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美国和加拿大的公司共发行了八款产品。


尽管表面上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独占鳌头,但谢明直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规模领先、技术追赶”的阶段,尤其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与认知能力深度融合方面仍有差距。

他指出,美国企业已在探索“视觉+认知”一体化路径,让机器人通过视觉感知和认知规划实现更复杂的任务。而在中国,目前多数机器人仍以运动控制为主,例如上下台阶时采用“机械式逐步撞上去”的方式,缺乏对环境的视觉理解,常常需要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和场景适配。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