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子赴美生子去世後倆娃生父成謎 美籍孩子面臨驅逐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女子赴美生子去世後倆孩子生父成謎,上海上學的美籍孩子面臨被驅逐出境風險,81歲外公申請成為監護人,法院判了


母親去世,父親信息不詳,兩個在上海上學的美國籍孩子護照將過期,到底誰能當他們的監護人?9月2日,《法治日報》記者在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下稱徐匯法院)旁聽一起申請指定監護人案件庭審。

據了解,該案中的兩個孩子疑似是母親在美國通過購買精子或試管嬰兒的方式生育。母親去世後,本應是父親擔任監護人,但由於很難找到生物學父親,孩子的護照又即將過期,81歲的外公向徐匯法院申請成為孩子的監護人。


然而,這起案件開始時卻並不順利,因相關證據材料不全,案件曾一度陷入僵局。在材料補全後,徐匯法院第一時間通過涉未成年人綠色通道快速立案並開庭審理,這場庭審決定了孩子還能不能繼續合法留在中國



母親離世監護人成謎

時間回到2024年7月,王大爺的女兒王女士被醫院宣布患有惡性腫瘤。在醫院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王女士還委托了表妹幫忙照顧孩子。可在兩個月後王女士即將出院時,情況急轉直下,腫瘤迅速擴散。醫院搶救無效後,宣布了王女士離世的消息。

王大爺悲痛之余,對這兩個孩子犯了難。原來,兩姐妹分別於2015年、2017年在美國出生,均為美國國籍,但自小跟隨母親和外公在上海生活。隨著王女士的驟然離世,孩子就沒了監護人,而其中一個孩子的護照在今年9月3日即將過期,唯有監護人才能給孩子辦理護照延期,否則可能會面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

更頭疼的是,王女士從未跟任何人透露過這兩個孩子的父親是誰,在孩子的出生證明上,父親一欄為空白。今年3月,王大爺委托律師向徐匯法院提出申請,請求成為兩個孩子的監護人。

徐匯法院在學校調取資料後卻發現了不合理之處。雖說孩子出生證明上顯示父親不詳,但其小學底檔中卻出現了兩份復印件,分別是王女士的美國結婚證以及含父親信息的出生證。

“有一種可能是,這兩個孩子是非婚生子女,而母親過世後,因情感糾葛沒有將這個消息傳達給男方。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順序監護人。在沒有排除孩子存在父親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沒法指定王大爺作為監護人。”本案主審法官、徐匯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張冬梅說。

補充證據五天速開庭

案件陷入僵局後,王大爺仍然無法提供任何關於生父的信息。與此同時,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下稱徐匯檢察院)獲知相關案件線索,經審查後決定對這起案件支持起訴。在法院的指導和檢察院的支持下,相關證據進一步完善。8月29日補足立案材料後,法院考慮到孩子的護照在9月3日即將過期,立刻予以立案,並傳喚當事人在9月2日開庭。






庭審上,針對入學證件上的父親信息是否屬實問題,檢察機關提交的談話筆錄證據顯示,這名“父親”稱自己是王女士朋友,並非孩子父親,只是因學校入學要求所以提供自己的護照幫忙,並不了解王女士具體幹了什麼,更不清楚孩子的生父究竟是誰。



此外,法院還委托了第三方“家事調查員”進行家事調查,發現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過“父親”的記憶,甚至在其成長過程中,家裡從未出現過除了王大爺以外的男性。

王女士的相關親屬作證,王女士曾表達過養育“試管嬰兒”的意願,兩個孩子可能是“試管嬰兒”,這也導致兩個孩子幾乎不可能找到生物學父親。

那年逾八旬的王大爺適合當兩個孩子的監護人嗎?


“兩個孩子是我和女兒從小帶到大的,現在女兒走了,就只剩下我一個親人了。”王大爺說。其代理律師表示,王大爺配偶已喪失行為能力,現住在醫院由護工照料。從照顧被監護人的經歷、熟悉被監護人的生活學習等角度來看,王大爺最適合擔任兩個孩子的監護人。

家事調查員也發表了調查結果,王大爺雖然年逾八旬,但思路清晰,也無其他疾病障礙,有完全行為能力,且他的經濟基礎尚能支撐兩個孩子的日常開銷,還能時常幫助輔導孩子的功課。最重要的是,兩個孩子從小就信賴外公,現在具有相對穩定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父母選擇切莫傷孩子

合議庭經評議後認為,兩孩子生母已去世,生物學父親情況不明,且從未有父親形象的成年男性參與照顧,現在孩子與申請人外公生活在一起,且外公願意擔任孩子的監護人。經綜合評估與考量,法院當庭判決:指定申請人為兩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法院從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角度出發,引入家事調查制度進行綜合評估,並開啟綠色通道機制快立快辦。在父母缺失的情況下,指定其他直系親屬成為未成年人監護人。”徐匯法院副院長、該案審判長孫雪梅說。

徐匯檢察院副檢察長、本案支持起訴人祝黎明告訴記者,接下來,檢察院還會繼續關注此案,協助維護兩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提供相應的法律支持。

主審法官張冬梅建議,身為父母要提高法律風險防范的能力,特別是在面臨重大變故的情況下,建議對孩子的後續監護和生活早作安排,避免損害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海燕 實習生 趙梓丞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宋勝男 張博 羅琪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