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哪裡有印度家長,哪裡就有印度家長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接下來有個印度家長開始提問成績單問題,她問:“我要如何才能知道我孩子的成績?”


學校斬釘截鐵回答:“去問你的孩子。”

印度家長顯然不滿意:“我的孩子如果不告訴我,學校能不能提供給家長成績單,這樣我可以盡快安排後面碩博的方向。”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印度孩子能那麼卷了,看來主要還是家長卷。

這樣虎皮膏藥一樣印度家長之間很有共鳴,當他問完“如何知道孩子成績”,一群印度家長為他鼓掌。當他說出“孩子不一定告訴我”,一群印度家長齊聲附和。

就好像成績查詢是困擾印度發展的最大難題,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拯救了印度

當然,相比於這些學術自信、遙遙領先的印度家長,也有一部分印度家長走的是另一種style,人家秀的上限,他們秀下限。

比如這樣的問題:

“孩子第一天上學如何知道自己的教室在哪裡?”

“我們的班主任是誰,為什麼至今沒人告訴我?”

“如果不喜歡吃食堂,你們准備怎樣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

突然就給了我一種感覺:印度有兩伙人,一伙人已經在准備把這個學校幹翻,另一伙人還不知道要如何在這個學校幹飯。

當然,最秀的還是印度人懟天懟地懟世界的職業素養。

我的感覺是:全世界家長都是真的在問問題,只有印度家長是在問責。


談到銀行轉賬付學費的問題,印度家長向學校提了800個問題,小到“付款鏈接在哪裡”和“線下轉賬如何操作”......意思就是“你們搞得太復雜了”。

我們這些全世界各國的家長,基本上幾周之前就已經交完學費了,聰明如印度人卻不會操作碼?顯然不是,他們就是要借機斥責學校“累著他們”了,所謂的“提問”無非又是“問責”。

最後還有個印度家長試圖“起義”,“你們應該取消第三方合作,接受我們支票支付!”

言下之意就是:全世界的規則都會因我們印度人不爽而改變,你們也不例外。

我覺得就差給他們一條橫幅了,上面寫上“不修改支付政策我就不上這個破學了!”


部分加拿大和英國家長一臉“苦印度人久矣”的表情,紛紛表示“習慣就好”。

如果說其他大部分國家的家長都能懂得珍惜這樣的機會和尊重別人的時間,問一些有代表性或有價值的問題也確實對大多數人有幫助,那麼印度家長則讓人感覺一直在竭盡所能地浪費時間,消磨別人耐性,碾碎別人辛苦籌備並且早已准備完善地資源和信息。

我覺得吧,也不能簡單粗暴說印度家長有多大素質問題,這本身是他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只不過這種文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單獨蹦出來時是一種文化,跟各種文化融合到一起瞬間就容易讓人上頭,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他們既不具備東方其他國家(比如中國)的文化優勢,如大氣謙和,溫良內斂;也不具備西方一些國家的文化優勢,如平等包容和利他。印度一部分人就杵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地方,集東西方缺陷於一身,滿滿的撲面而來的大部分是排斥、擠兌、自我意識腫大,以及中心論的優越。

整體來說吧,我其實承認他們在卷學習上確實不差,頭腦也聰明,抱團文化更是占盡資源優勢,只能說這種文化模式對他們自己有好處,但並不敞亮,也不漂亮,很難讓人發自內心去尊重。

見的印度家長越多,就越覺得咱們中國家長務實、靠譜。

你看,在那麼多印度人的狗血提問中,只有我們中國家長才會頂著巨大壓力,不裝不秀,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地堅持問出那個高含金量的問題——

“哪裡能喝到熱水”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