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37岁就获诺奖 爱妻是华裔 医学界传奇大佬去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37岁就获诺奖的传奇大佬


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去世了,享年87岁。

他在1970年发现逆转录酶,颠覆了传统遗传“中心法则”描述的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让现如今的“中心法则”,多了一条从RNA到DNA的路径。

这项发现动摇了新兴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根基,并促进了人们对逆转录病毒和包括HIV在内的病毒的理解。

凭借这一发现,他获得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最年轻的诺奖得主之一。

说起巴尔的摩,他也是妥妥的学霸:25岁获得博士学位、一年半发了10篇论文;但大佬人生中也遇到过低谷,曾面临长达10年的学术不端争议……

他与妻子黄诗厚也因科学结缘、相识于实验室,并相伴终生。






巴尔的摩曾经说过:

我能够代表我共事过的大部分科学家说,我们并不把科研当成一份工作,我们把它视为我们的生活,能够有机会穷尽一生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前沿,那是一种上天的赏赐。


他也确实践行了这句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周,他仍在持续学术创作。



18个月发10篇论文

1938年3月7日,大卫·巴尔的摩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父亲是一位从事服装生意的信正统犹太教的人,母亲是一名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

1954年,在母亲的鼓励下,巴尔的摩在缅因州巴港的杰克逊实验室参加了一个科学夏令营——在那里,他遇到了斯沃斯莫尔学院的大四学生霍华德·M·特敏(Howard M. Temin),后来他们一起获得了1975年的诺贝尔奖。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