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蒋经国原配并非蒋方良 苏联档案揭:竟是她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公布了一份绝密档案,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蒋方良并非蒋经国的原配。蒋经国还曾与一位叫妮芝达诺娃的女子有过短暂婚姻。女子身份显赫——她就是冯玉祥的长女冯弗能。


离婚时,蒋经国声称对方嫁给他,实际是派来监视他的。此后,两人对这段感情都三缄其口,余生未再见面。他们之间到底有何恩怨?

时间回到1926年,“西北王”冯玉祥抵达莫斯科火车站,数百位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的留学生列队夹道欢迎。


当时,为了巩固在远东的势力,苏联在中国押了两个宝:一方面支持南方的孙中山,另一方面又支持西北的冯玉祥。许多重要人物都把子女送到莫斯科深造,为他们将来的事业打基础。

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的安排下,也来到苏联留学

1926年5月,冯玉祥来苏联访问,16岁的蒋经国也在欢迎的列队中。透过熙攘的人群,他看到了高大威猛的冯玉祥,以及站在冯身边的一位娇俏明媚的少女,她就是15岁的冯弗能。



冯弗能是冯玉祥与原配刘德贞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被称为“冯家大小姐”。她生得眉清目秀,举止优雅大方,在人群中很是引人注目,给蒋经国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人再次相见时,已经成为同学。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蒋经国看到身穿苏联红军服装的冯弗能,少女明媚的笑容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

在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校园里,冯弗能大受男同学生们欢迎。可他们没想到,这位女神最终选择的,竟是外貌平平、身材并不高大、皮肤黝黑的蒋经国。



虽然蒋经国外形并不算太出色,但他体魄强健,身上有一种刻苦坚韧的气质,平时说话也幽默风趣,对冯弗能也是体贴入微、呵护备至。

有一次军训时,冯弗能第一个投掷手雷。她一时心慌,竟将它投落在自己身边。大家惊慌失措,蒋经国却猛地冲上前,身手敏捷地一脚将之踢飞。

大家屏息等待,结果发现手雷并没有爆炸,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教官给他们用的是哑弹。

虽然虚惊一场,但蒋经国护花使者的勇敢举动,赢得了冯弗能的芳心。

两位年轻人暗生情愫、陷入情网。在校园的吧台、茵茵绿草地上,都留下了他们青春洋溢的身影。

情到浓处,两人决定闪婚。当年在苏联,结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到婚姻登记处登记即可。

这一年,16岁的蒋经国与15岁冯弗能登记结婚,证书上写的是他俩的苏联名字妮芝达诺娃与尼古拉叶利扎罗夫。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时光,然而幸福却太过短暂。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与苏联决裂。宁汉分裂后,南京和武汉都在争取冯玉祥的支持,苏联也极力争取冯玉祥。


然而,不久后冯玉祥却通电,将与蒋介石携手合作,并遣散了身边的苏联顾问。

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蒋经国和冯弗能的蜜月期也随之戛然而止。夫妻俩的日子开始变得艰难。

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和压力,蒋经国在辗转反侧后,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发表声明,公开反对和谴责父亲的行为,他希望妻子也能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



然而,冯弗能内心却极为痛苦。她自幼与父亲感情深厚,不愿与父亲决裂,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面对身边排山倒海的批判父亲的声浪,她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最终只能掩面哭泣,冲出会场。

新婚伊始,他们就不得不面临亲情、爱情与信仰的巨大考验。最终,蒋经国迫于现实压力,选择与冯弗能离婚。他在离婚声明中说,冯弗能之所以嫁给他,是被派来监视他的,因此坚决与之断绝夫妻关系。

后来,蒋经国被发配到边远地区,被调往乌拉尔山区的一家重型机械厂工作。几年后,他与俄国孤儿芬娜相识、相爱,并结为夫妻,这便是后来的蒋方良。




冯弗能则于1928年黯然回国。后来,她嫁给了北京一户张姓书香门第,并随丈夫赴英学习。1949年时,她已回到北京工作。关于她此后的生活细节,外界所知甚少。

对于曾经短暂的婚姻,两人却心有灵犀般绝口不提,自离婚后,两人终身未再见面。

1978年,67岁的冯弗能离世,生前没有留下关于蒋经国的任何回忆文字。

自此,莫斯科校园里的青春恋曲,彻底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吞没。那份始于手榴弹旁的悸动,终究敌不过父辈刀兵相向的冷酷现实。





蒋经国与冯弗能,这对曾经生死相托的少年夫妻,余生默契地选择了沉默,将那段炽热又苦涩的往事,连同对方的名字,深深锁进心底最隐秘的角落。

半个世纪的风云散尽,1978年,冯弗能悄然离世,未曾留下只字片语关于那个叫“尼古拉”的少年。

历史的尘埃厚重,掩埋了太多细节,却掩不住一个事实:

枪炮可以拆解姻缘,历史能够碾碎情笺,但总有些瞬间的温度,足以在冰封的岁月长河里,留下永恒的印记,那便是:

纵然半生沉默,亦难消半世惊雷。

END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