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辅导员住进学生宿舍",何尝不是一种娇妻文学?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接着,我需要为广大的辅导员同志们喊一声冤。


「辅导员」,作为被推到前台,表演无私奉献的“娇妻”,TA们是最惨的。

1)要求辅导员100%入住学生楼栋,想要强行抹除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成为一个24小时在线的「机器人」。


2)辅导员被期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有求必应的角色。不仅要处理行政事务,还要充当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纠纷调解员,甚至半夜陪同就医。

3)物理上的「在场」是很恐怖的。几乎等同于责任上的无限连带,一旦学生出事,入住宿舍的辅导员将成为第一问责对象,甚至是唯一的背锅侠。

那收获呢,朋友?这么累,担这么多责任,收获应该很多吧?

我们又需要回到娇妻文学里。

“家务”、“带孩子”作为无法量化的劳动,是没有报酬(或很少报酬)滴。

它只被视作「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正如“娇妻”的辛劳被视为“贤惠”的天然属性。



“为学生服务”,是一句很好用的口号。

如果我们的社会大多人坚信,大学生,这群通过了高考筛选的成年人,一旦离开视线,就会立刻崩溃、堕落或走向危险。


那大学也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剥夺学生的试错权利,犯错空间。

我不知道有什么好沾沾自喜“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

我看是堵得死死的。

试问,一个没有机会在大事小事上犯错并自己承担后果的人,在未来该如何面对社会?


如何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和社会?

如果,我们还认可,大学的使命不是管理,而是教育

就应该再次去考虑「教育的本质」,即所谓启发心智、鼓励探索、独立思考并为自己行为负责之类的漂亮话是不是只能写在书上。



我上一次看到类似老师入住学生宿舍的新闻还是在某音上,幼稚园小孩午睡的时候吵着要老师陪着才能睡着。

我想。

一个社会的悲哀,莫过于社会的最高学府,也不再相信年轻人拥有独立思考和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开始用幼儿园的方式,去管理一群本应拥抱世界的成年人。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