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黃金與股票為何齊漲?真正原因可能是這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刊發在金融時報,作者魯奇爾·夏爾馬是專注於全球宏觀經濟研究、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的金融機構洛克菲勒國際的主席,最新著作是《資本主義哪裡出了問題》。


全球市場正上演一場奇異的大戲:黃金像是在重現1979年的狂歡,股市則像是1999年的盛宴。

但這兩個年代截然不同:前者充斥著失控的通脹和地緣政治動蕩,後者則是互聯網泡沫下的相對平靜。


多數分析師認為,在新一輪股市繁榮中,黃金的飆升,是因為投資者希望對美國政策不確定性上升進行對沖。然而,這一理論隱含著一個矛盾:全球投資者在完全擁抱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美股樂觀情緒的同時,又對黃金持謹慎態度,這種心理上的割裂令人難以理解。

而且,與其說在這種環境下用黃金來對沖風險,不如直接買入股市的看跌期權等工具更便宜。

我認為黃金和股市同步上漲的另一種解釋是:流動性泛濫。

各國政府和央行在疫情期間及之後推出了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措施,這些資金大量仍在金融體系中流動,推動了包括股票和黃金在內的多類資產的“動量交易”。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人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在疫情後激增,如今已達7.5萬億美元,較長期趨勢高出1.5萬億美元以上。

盡管美聯儲宣稱其政策“略顯收緊”,但事實上,名義利率仍低於名義GDP增速,這使得整體金融環境依然寬松。

各國政府也在推波助瀾,尤其是美國,其財政赤字在發達國家中居首。按照凱恩斯-列維方程,這種巨額赤字的另一面就是私人部門的巨額盈余。

流動性的高低還取決於市場的風險偏好。人們對金融資產上漲越有信心,就越願意投入更多資金。近年來,美國家庭大幅增加了對股票等風險資產的配置,因為他們相信政府與央行會聯手保護市場。

投資者已經習慣了“國家出手救市”的模式,一有風吹草動就期待救援。國家幹預有效降低了風險溢價,等於是打開了流動性的大門。對投資者來說,下行風險似乎被兜底,而上行空間則無限。


金融市場的“高度金融化”也助推了流動性。各種新興交易應用程序,以及大量基本免傭金的復雜投資產品,讓更多人能輕松投資,從而將流動性注入市場的各個角落。

這一波流動性浪潮解釋了黃金和股市的新型聯動。在歷史上,這兩者的相關性幾乎為零。

上世紀70年代的黃金熱潮中,股市幾乎毫無表現;而在90年代的股市繁榮中,金價反而在下跌。而現在卻在同一波流動性推動下齊漲。

我長期以來都看好黃金,尤其是在2022年美國因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而“武器化”美元後,各國央行開始將黃金視為替代資產。但如今,我擔心再好的邏輯也可能被“錢太多”給毀了。


市場主力正在從央行轉向黃金ETF。今年以來,黃金ETF在總需求中的占比已上升九倍,達到近20%。三季度黃金ETF的資金流入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上關於人工智能和黃金的主流解釋,,忽略了其他資產價格所釋放的信號。比如,說金價上漲是因為“美元貶值”恐慌,這在長期看可能有道理,但無法解釋為何金價今年表現堪比1979年,而美元在過去幾個月卻基本持平。

事實上,許多資產價格並未反映出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通脹恐慌。如果人們真的擔心通脹,應當反映在長期國債收益率以及諸如通脹保值債券這類傳統抗通脹工具上,但現實並非如此。債市的信號顯示,投資者預計長期通脹率將維持在2.5%以下。

與此同時,一些並非傳統對沖工具的大宗商品,如白銀和鉑金,也在上漲。甚至一些高風險資產,如杠杆ETF、無盈利的科技股、低評級企業債,也在大幅上揚。

美聯儲對資產價格的通脹視而不見。但如果傳統的消費價格通脹進一步加速,而美聯儲被迫收緊政策,那對很多人來說將是一場措手不及的打擊。

那些為了避險而買入黃金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黃金並非“避風港”,最終和人工智能概念股一樣一起下跌。



該圖片由Steve Bidmead在Pixabay上發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