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少吃主食多吃蛋白質,真會早衰早死?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最近這幾年,吃一碗米飯已經讓很多人感覺到羞恥了。不吃飯,只吃肉和菜,已經成了一種時尚風氣。


但是,不吃主食,高蛋白食物當飽的吃法,可能讓你瘦,但不一定能讓你延緩衰老,獲得長壽。別驚訝,相關的研究證據正在積累中。

一項在 Cell 雜志上發表,用早衰小鼠模型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在限制熱量攝入的情況下,高蛋白飲食會降低基因長度依賴的轉錄水平,增加組織損傷和炎症反應的基因表達,加速衰老過程,並縮短動物壽命[1]。


雄性小鼠發育期間吃的是正常膳食,而且一輩子一直都不限制食量。但是 8 周後發育完成,它們的飼料就分成了 4 種不同營養模式:

——標准比例的營養飼料;

——低碳水高脂肪(LCHF),飼料中的脂肪減少 30%,碳水化合物增加 7.5%,保持標准蛋白質水平;

——低碳水高蛋白(LCHP),飼料中脂肪水平保持不變,蛋白質增加 95%,碳水化合物減少 30%;

——和高碳水低蛋白(LPHC)飼料中脂肪水平保持不變,蛋白質減少 30%,碳水化合物增加 9.5%;。

雌性小鼠發育期間吃的是正常膳食,在發育完成之後,緩慢把熱量值降到標准值的 70%,屬於節食模式。營養素比例則分為三種:標准比例營養飼料、低碳水高蛋白(LCHP),低蛋白高碳水(LPHC)。

結果呢,哪一組死的最早,哪一組活得最長?


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低碳水高蛋白(LCHP)的組死得最早,低脂肪高碳水(LFHC)的組活得最長。(圖1,左邊是雄性小鼠的壽命圖,右邊是雌性小鼠的壽命圖。線條最靠右的,就是最長壽的組。)



不過,按圖 1 的曲線來看,既限制熱量,又限制蛋白質,一部分動物會比吃標准飼料死的早,可能是營養不足時抵抗力有所下降。

研究者表示,如果比標准膳食稍微降低一點蛋白質供應比例,小鼠還能再延長壽命 15%,但如果蛋白質減少幅度太大,也會造成動物減壽。


如果離開條件舒適又清潔衛生的動物房,它們很可能會更加早死。所以,我絕對不建議大家為了長壽而吃這種既低蛋白又低熱量的膳食。

總之,實驗結果很明確:長期的高蛋白飲食,造成了 DNA 損傷積累,促進了細胞衰老,縮短了實驗動物的壽命。

這個研究是在 DNA 修復能力缺陷的模型小鼠中做的。但是,研究者還進行了跨物種分析,發現在正常野生小鼠、大鼠和人類中,在DHA修復能力正常的動物當中,高蛋白飲食也與“基因長度依賴性轉錄衰退”這種情況相關。

這就更加肯定地提示,長期高蛋白飲食,可能加速動物的系統性衰老。即便配合“少吃”這個措施,仍然會讓動物提前死亡。

總之,數據分析表明,蛋白質太多也好,太少也好,都不利於動物長壽(圖2)。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