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银行"业务员",让57名储户的上千万元养老钱打水漂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2年7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吕梁监管分局调查结果。受访者供图


同时,上述复函披露,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分局2021年7月9日发布了《关于普信惠福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吕梁第一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通告》,离石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23日立案,2021年12月14日作出判决。普信公司吕梁分公司共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11亿元。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被判刑,涉嫌扣押的赃款由扣押机关处理;继续追缴赃款赃物,按比例发还给受害人。“从法院判决结果来看,此案并未涉及银行相关人员。”复函称。

针对此事,银行是否应该为此担责?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郑飞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有关部门认定银行未尽到审慎经营义务,银行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016年5月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如违反规定,银监会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或者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此类现象并不是个案。新京报此前刊发《存款如何变保险保险销售冒充银行职员,银行外泄储户信息》报道,今年2月,新京报记者在湖北武汉卧底调查发现,有银行网点违规引入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并任由他们冒充银行职工向储户推销保险。销售人员会刻意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保险不利条款。银行甚至向保险公司泄露储户个人信息。一名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从上到下之所以全力推销保险,除了正常的销售佣金之外,通常还能拿到数额不菲的回扣,“这是潜规则。”

商业银行因非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兜售金融产品被处罚已有先例。2025年8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亚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一家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行因允许非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在商业银行营业场所从事保险销售相关活动,被罚款25万元。

举证、维权难,法学专家:应强化银行举证义务


多名接受采访的储户告诉记者,他们至今没有收到退赔款。这些储户损失普遍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是他们的“养老钱”。

新京报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得知,涉案的鼎辉世纪、普信惠福等公司在多起民事纠纷中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下均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储户们把索赔的希望寄托在银行。

至于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取决于银行未尽审慎经营义务是否与储户的损失存在因果关系。郑飞表示,如业务员存在明显冒充行为但银行并未进行相关的警告、未做到合理的警示、巡场,未张贴警示海报等。在此情形下,可以认定银行存在一定的过错,受害者可以“安全保障义务侵权”为由起诉,让银行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银行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银行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郑飞补充,储户们的证人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因储户们与该案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证明力较弱;本案中缺乏其他相互印证的实物证据,如现场录音录像、销售人员是否伪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牌、售卖的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等。

郑飞认为,由于涉案人员非银行工作人员,难以证明保理公司的违法行为与银行有关,在缺乏其他证据特别是银行监控录像佐证的情况下,证人证言被主管部门或法院采信的难度较大。

“银行与个人储户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郑飞说,发生纠纷后,银行在证据留存、举证上存在优势,“案件发生地点在银行营业场所,这导致相关的影像资料如监控视频、录音录像等资料都保存在银行。”郑飞认为,若银行拒不提供相关材料,可能会增加储户证言的证明力,银行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针对储户举证难、维权难的困境,郑飞建议,司法实践中应强化银行的证据提供义务,要求银行提供相关录音录像、证据材料等。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