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杨振宁: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后,其遗体告别仪式于 10 月 24 日早上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仪式现场布置庄严,灵堂上方悬挂“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横幅,遗像正中,遗体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四周环绕白菊与柏树。

清华大学于当天发布消息称,“叶落归根、精神永存”,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上午 9 时举行。从现场画面可见,参与送别者以学生与学界人士为主,手持杨振宁照片列队前行,仪式规模朴素低调,现场并无见到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身影。



X上@Jam79922967 指出,杨振宁的告别仪式并未发表官方正式讣闻,也未见中央领导人公开吊唁或送花圈。虽有清华大学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送别”,但外界未能查证具体名单。相较于钱学森、邓稼先等已故科学家享有的高规格国葬与中央致悼词,杨振宁的告别式更像民间性质。


过去,中国对国家级科学家的追悼往往象征政治荣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2009 年逝世时,多位党与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并由三军仪仗队抬棺;“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 年追悼会则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此次杨振宁的低调告别,引发不少学界与民间讨论,有人感叹他“为中共白忙活一场”。

尽管外界议论不断,清华大学在声明中仍强调杨振宁中国物理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称其学术精神将“永存于世”。
1     已经有 9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9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辛.香.氏.说] 2025-10-26 01:00
    Yang did not contribute anything great thing to China. That is why he did not deserve the top honors from the government comparing to those who actually worked for developments in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just used him as a post figure to raise its popularity which is a regular business operation by hiring a celebrity. Yang was a selfish person and went back to China just for his personal benefits by using his title which he could not get in the USA.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