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香港: 一半香港高才放弃续签,求职困难,教育政策收紧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Leo在香港拍摄的粉色夕阳。图 / Leo提供


很多时刻,40多岁的Joanna 徐也觉得过去的生活“失去了激情”。去年初,她终于决定和丈夫搬到香港,租房子很仓促,什么都没有,春节一家人睡在地板上,她搂着刚要上幼稚园的小儿子,她没让大儿子跟着,她不希望青春期的小孩看到父母重启另一种生活初期狼狈的一面。

丈夫辞去了令人艳羡的内地医学教授工作,备考香港医生从业资格。离开的过程他们犹豫了很久。到港2年,开支不小,除了带过来的一些积蓄,开源部分主要靠她从事港险销售工作的收入。一开始,她也在艰难适应角色的改变,毕竟学历好,心态还在甲方。压力下,她去4S店、奢侈品店观察销冠怎么销售,学习怎么让客户知道自己是“谁”,水到渠成地完成“售卖”。一年后,这个新港家庭找回了在北京事业和家庭上升期的感觉,收入也翻了一番,空荡荡屋子又填满了家具,大儿子也来到了香港,完成了一次生活的重建和升级。


Joanna 徐一家租住在九龙东的一个私人屋苑,这里背靠着小山,前方就是海湾。小区会所设备齐全,大儿子每天游泳,小儿子和小女儿每天都可以在室内外游乐场玩耍。小小的三居室虽然只有她北京居所的一半大小,但是打开窗户望出去就是大海,直望维多利亚港东入口。每隔一个月左右,就有一艘巨型游轮从窗前驶过。

也有人怀疑,为了香港永居,“硬生生熬7年”,值不值得?Noah想象高才的生活,在内地一路卷到顶尖高校毕业,如今如果在香港做1万多港元的工作,进门就是床,吃着最便宜的盒饭,某一刻他们会不会也怀疑努力的意义?


如今,普通人只有能力做一两年的规划,长远规划不在个人掌控范围。为了一纸身份,付出高昂的代价绑定多年,未来怎么样,“是很难说的。”

Noah成功续签了高才,担心高才政策不稳定,又转成了门槛更高的优才,“优才计划实施了20多年,路径更可见”。


也有人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永居身份。

Raya的孩子原本有机会直接成为香港居民,但在港待产的几天,她从最初的兴奋转为不安,物价高到不得不精打细算,白灼青菜拿开水烫一下,加点酱油,就要100港元。“收入至少要提高6倍,才能在港维持深圳消费水平。”2万港元的租金,换不来一个阳台,自然也晒不到阳光,晚上,她躺在香港一片黑暗的房间里,鼻炎犯了,感觉身体在慢慢发霉。

Raya开始害怕了。贸然替孩子选择香港身份,未来做跨境学童(指每天在深圳和香港间往返上下学),却无法确定孩子在陌生的香港社会结构里将处于何种位置,孕期第38周,夫妻俩收拾好东西,挺着更大的肚子回到了深圳。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6789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