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香港: "香港"还是"中国香港"? 多间大学接到指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图像来源,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电邮并没有提及若不遵守会否有任何后果。

教资会还提醒,旧出版物不需修改,日后的官方文件、网站、通告及相关资料,与大学网站的永久内容必须采用正确用语。


对比政府电话簿及大学网页资料,发信者为教资会秘书处助理秘书长(质素保证)黄君仪,收信者均为八间本地资助大学的传讯或公共事务人员。

根据BBC中文了解,有大学传讯部门将该电邮转发予院校不同部门,并称要确保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

BBC中文曾向教资会、八间大学及教育局查询,至截稿前未获回应;亦曾按电话簿资料致电相关发信者。

早于10月11日,关注香港教育状况的专页“教育刺针”已引述“任职本地大学的读者报料”公布相关消息。目前未见有本地传媒跟进相关事宜。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一般而言,在大学或学术国际会议,学者仅简单标示或称呼自己来自中国台湾或香港,少有刻意注明为“中国香港”或“中国台湾”。他认为,这一波针对中港台称谓的要求,主要影响个别学者自我身份认同的表达空间;又指若学者的研究限于“香港历史”或“台湾历史”,新增的称谓要求变相必须将其研究纳入“中国”框架,对学术自由亦有影响。

议员接类似指示

与此同时,《明报》月初报导指,政府9月发出内部通告称,按外交部驻港公署要求,日后要将“中国内地”译为“Chinese mainland”,各部门新闻稿自上月中已无再用“mainland China”;立法会议员接获秘书处通知,提醒确保采用官方译名。


BBC中文向政府新闻处查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立法会秘书处则向BBC中文确认事件,已于10月2日通知议员指,政府当局表示,按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的最新指示,“中国内地”的官方英文译名应为“Chinese Mainland”,而非“Mainland China”。“Mainland”、“中国大陆”及“中国内地”的表述仍可继续沿用。

议员及其职员和办事处确保日后发布的文书统一采用上述官方译名;过往已发布的资料则无需修改。秘书处并没有解释两者的分别。




图像来源,AFP VIA GETTY IMAGES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曾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事件,他指出在2000年曾以大律师公会主席身分到访北京,获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接见,当时被问及:“你说我们在“国内”,那你是否认为香港在‘国外’?”汤表示,“大陆中国”意味着中国有大陆中国和其他中国之分。

BBC中文翻查部分大型机构网页,发现港铁近月修改职员职称,如港铁总经理 (中国内地业务拓展及成都)贾军的英文职称为何由“General Manager – Business Development (Mainland China) & Chengdu”改成“General Manager – Business Development (Chinese Mainland) & Chengdu”。港铁至截稿前没有回应相关改动原因及有否接获政府部门指引。

台湾“国立”机构酿风波

近年,香港如何称呼“台湾”及相关“国立”机构越见敏感。

早在2016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被指禁止剧团成员在舞台剧场刊简历写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全名,要求剧团删去“国立”二字。当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指将与港府交涉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