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車企大洗牌 百萬中國車主身陷泥潭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激烈的價格戰在電動車產業引發空前的洗牌潮。威馬、哪吒等一些車企接連倒閉,數以百萬計的車主陷入售後泥潭。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中國有超過487家電動車制造商,到2023年年底僅剩40多家能正常運行。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近十年倒閉的車企已涉及數百萬名車主,原本由企業承擔的售後責任如今已經變成了困擾車主們的難題。隨著這些車企的“退場”,車主手中的新能源車變成了“絕版車”,不僅質保化為泡影、維修配件難尋,甚至連車險也難以購買。


失去售後保障 車主維修無門

“車還在,售後保障沒了。”溫州市民姚先生向“潮新聞”表示,他2019年買了一輛威馬牌新能源汽車,沒想到威馬汽車2023年就宣告破產。隨之而來的是車子的各種小毛病,小電瓶故障,無法啟動;車窗升降器損壞,雨天不敢開出門;中控顯示器黑屏,成了塊“板磚”……更讓姚先生頭疼的是,動力電池異常衰減,續航裡程從520公裡降到只有200公裡。

“4S店早就關門歇業,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車企的質保承諾成了空頭支票。”姚先生說,只得找外部維修廠,但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毛病難根治,“換一個小電瓶花了六百多元(人民幣,下同),升降器和控制系統不兼容,一修再修”。

無奈,姚先生最近網購了一張“別碰我,修車沒件”的貼紙貼在車上。

有類似遭遇的車主還有很多。據央視網10月27日報道,北京朝陽區的張磊2020年花20萬元購入一輛威馬EX6新能源車,由於張磊的車型銷量不高,配件稀缺,第三方維修店對電機等核心部件也束手無策。

“一個前保險杠等了半年,才‘可能’有貨。我甚至要自己去二手平台搜羅別人拆車剩下的零件來修車。”張磊表示,“特別是三電系統,維修師傅說只有原廠才能准確判斷問題。擅自拆裝電池風險太大,容易著火,甚至還面臨法律風險。”

車企倒閉後,張磊自己成了“半個修理工”。“車友群裡經常會分享一些更換門把手、更換輪胎的教學視頻,也會共享一些配件信息。”張磊說,不過,群裡原本有200多人,如今只剩60多人,大部分人都賣車換新了。


車損險難續保 車主不敢開車上路

最近,台州的哪吒車主王女士咨詢了3家保險公司,對於是否能投保車損險等商業險,保險公司沒有正面答復。

“有一家保險公司表示,可以在提高保費或降低保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承保,畢竟配件難找,理賠時可能引發爭議。”王女士告訴潮新聞,如果沒有商業險,車輛相當於半“裸奔”狀態,使她不敢開這輛車上路。


保險公司從事車險工作的李華(化名)向央視網透露,保險行業內部對於經營出現異常的車企,普遍會調低評分,投保申請常會被自動攔截。

李華解釋說,這是由於車企倒閉後,維修鏈斷裂,保險公司的理賠風險大增。“核心配件一旦停產,出險後遇到沒有配件的情況,容易導致理賠成本失控。”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規定,供應商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停產或者停止銷售的車型,並保證其後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相應的售後服務。

但實際上,經銷商退網、車企清算,已無法提供配件和售後服務。



(資料照片)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