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除了大豆,美國人竟還想中美談跨國收養議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方近來多次放風稱,中美或將在近日舉行會晤,討論大豆等貿易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他對雙方最終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


據香港《南華早報》29日報道,除貿易問題外,美國人還有小九九——想和中方討論跨國收養問題。




一個收養中國女孩的美國家庭 《南華早報》

報道稱,自1992年12月以來,超16萬名中國兒童被跨國收養,其中包括超過8.2萬名被美國家庭領養的兒童。2024年9月,中方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近270個美國家庭的收養程序受到影響。當前,這些家庭期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在中美會晤中促成這一願望。

當地時間27日,一名白宮高級官員首次向《南華早報》回應表示,作為“美國優先”總統,特朗普已知曉他們的困境,“特朗普政府致力於支持美國家庭並保護兒童”。

該官員隨後竟妄議中方政策,聲稱中方停止美國家庭跨國收養的決定“不可接受”,美方“繼續呼吁中國政府允許這些家庭完成收養程序”。

據報道,白宮的回應讓美國家庭重新燃起希望。此前,這些家庭通過各種渠道上訴,希望將問題推至雙方最高層,但美國政府一直對此議題態度消極。

2024年,超過100名美國議員和33名州長致信美國時任總統拜登,但他並未將此議題納入高層會晤日程。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這些家庭多次致信特朗普。但上個月,美國國務院官員曾建議他們另尋途徑,並坦言最終決定在中方手中。該官員還表示,此議題已在大使級提出,白宮“尚未”納入議程。


報道提醒說,盡管美國家庭抱持希望,但研究中美關系的專家警告稱,緊張的雙邊關系可能阻礙議題推進。長期研究中美合作的學者丹尼斯·西蒙說:“坦白說,如果一切順利、氛圍積極,此類請求更易獲批。如果風波不斷,我猜這類問題將排在列表底部。”

據外交部網站去年9月消息,有外媒記者提到,美國國務院稱,中國民政部已經通知美國政府,中國各地民政部門於當年8月28日起停止跨國收養工作。你能否證實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指出,中國政府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今後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符合相關國際公約的精神。我們對有關國家政府、收養家庭希望收養中國兒童的願望和愛心表示感謝。具體情況建議向中方主管部門了解。


“跨國收養,早該結束了。”去年9月,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袁野以此為題刊文稱。

袁野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於1991年12月29日頒布,1992年4月正式實施。彼時改革開放事業方興未艾,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底子薄、基礎弱,年人均GDP只有幾百美元,普通家庭的生活條件與西方國家差距較大,社會福利體系尚未健全,無法充分保障所有孤兒得到必要的關懷與健康成長的環境,再加上重男輕女等舊思想作祟,放開跨國收養成為應對部分孤兒安置問題的一種現實選擇。

“然而,跨國收養畢竟並非長遠之策,”袁野表示,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孩子已經不再需要遠涉重洋,去異國他鄉感受家庭的溫暖。最重要的是,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顯著減少了孤兒的數量。

袁野提到,暫停跨國收養的原因,還包括對兒童販賣以及其他形式系統性虐待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作為收養中國兒童數量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聯合國成員中唯一尚未批准《兒童權利公約》的國家。

據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措施限制跨國收養。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