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从不发贺电到"上头版":习的态度为何大转弯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年10月31日下午,就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场边,被誉为“令和铁娘子”的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首次会晤。


一方是日本政坛数十年来最旗帜鲜明的对中鹰派,另一方则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历史使命,对外展现日益强硬姿态的中国掌舵者。两人在韩国庆州的30分钟会谈,与其说是日中大和解,更像一次双方对彼此底线和意图的再校正。

高市早苗与习近平的会晤,发生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场边,时间短暂,却承载了极高的关注度。对于高市早苗而言,这是她登上权力顶峰后,在出访行程中最重要的外交首秀;对于习近平而言,如何在经济逆风与复杂的国际情势下,稳住与最大邻国的关系,同样是无可回避的考题。


双方在会谈中同意“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并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这套安倍晋三时代以来日本政府对中政策的标准答题,由向来以对中强硬著称的高市早苗口中说出,确实值得让人玩味。

中国日本重要的邻国,”高市在开场白中如此定调,“虽然存在各种悬而未决的课题,但我希望能减少这些争议,增加理解与合作,拿出具体的成果”。这番言论与她过去对中国人权问题、军事扩张的激烈批评,形成鲜明对比。有日本媒体指出,自从高市10月21日就任首相以来,显然停止了对中国内政的直接抨击,在24日的首次施政演说(所信表明演说)中,虽然也提及了“包含经济安保在内的安全保障上的疑虑”,但主轴却放在“构筑建设性且安定的关系”以及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上。




2025年10月31日,出席APEC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会晤。(美联社)

这一转变,被首相官邸的幕僚们解读为“现实主义路线”的选择。“高市首相的看板政策是经济,”一位首相侧近人士对《朝日新闻》透露,“要优先处理国内经济,就必须维持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良好经济关系。与中国关系搞得太僵,没有任何好处。”高市所谓“战略互惠关系”其实正是由安倍晋三所提出的方针,意指即便政治体制与价值观不同,双方仍应在经济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高市沿用此框架,无疑是向北京释放出明确信号:尽管个人信念强烈,但作为一国之首相,国家利益将是最高指导原则。


高市似乎继承了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执政后期,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路线遗产。另一位高市幕僚的话更是一针见血:“首相在思考会谈时该摆出什么表情,这是向习主席传达『让我们建立务实关系吧』的信息。”

不过高市早苗在稍后的记者会上强调,她向习近平“坦率地传达了包括疑虑在内的想法”。根据她的陈述,她具体提到了尖阁诸岛(钓鱼台列屿)问题、中国对稀土等资源的出口管制、日本公民在中国被拘捕、香港与新疆的人权状况,并要求中方解除对福岛等10都县水产品及日本牛肉的进口限制;关于台湾问题,高市早苗则明确表示: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终究取决于两岸关系能否维持良好状态。

习近平的“组合拳”:拉拢、警告与经济牌

对于高市早苗的上台,北京最初的态度是充满戒心。一个显著的指标是习近平打破惯例,并未在高市就任当天发出贺电,这与他对待石破茂、岸田文雄、菅义伟等前任首相的待遇截然不同。这被视为北京对这位“对中强硬派”人物无声的外交警告。日媒《产经新闻》在今天的社论中分析,随著高市就任后展现出务实姿态,特别是在日美峰会中成功巩固了同盟关系,并获得极高的内阁支持率后,北京的盘算与应对似乎也开始调整。《产经新闻》甚至警告:“中日两国根本没有发展互利关系的基础,除非习近平政府的对日立场出现显著改善,否则加强双方关系将十分困难。”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