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中美"停戰" 歐盟率先成犧牲品、局外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親共媒體香港01文章:中美在釜山元首會晤後達成階段性經貿協議,暫停加征關稅、緩和相互封鎖、重啟部分供應鏈合作。而在大西洋彼岸,歐官員在布魯塞爾展開閉門會談,然而歐盟總部卻陷入一片沉寂,中歐布魯塞爾會晤後沒有任何信號傳出。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l)在面對記者關於中美協議的提問時,只能避而不談,神情沮喪。那些曾高調反華的歐洲政客們,也集體失聲。現實卻更加打臉,荷蘭試圖侵吞中國的企業安世半導體怎麼辦?德國汽車產業得不到芯片產業鏈斷供怎麼辦?歐盟現在很麻煩!


2025年4月,川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政府以“對等貿易”為名,啟動覆蓋全球的“基准關稅+懲罰性加碼”組合拳。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歐盟本應清醒評估自身利益,制定獨立戰略。然而,在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領導下的歐盟委員會卻選擇了一條最愚蠢的道路:一邊高喊“戰略自主”,一邊緊跟美國節奏,對中國實施所謂“去風險化”制裁,並在關鍵節點上主動向華盛頓遞刀子。

雖然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捅刀做法在中國反制下未能成功,但他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於是,就出現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荷蘭政府於9月29日,以“國家安全”為由,援引1952年《商品供應法》,閃電式凍結中資企業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在荷資產,強制托管其99%股權,並罷免中國籍CEO張學政。這一操作時間點極為微妙——恰在美國出台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50%穿透性出口管制規則”次日完成,堪稱“奉旨打劫”。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隱形冠軍,客戶涵蓋寶馬、平治(又譯奔馳)、福士(又譯大眾)、奧迪等幾乎所有歐洲主流車企,同時也是蘋果、三星、華為等消費電子巨頭的核心供應商,還是中國主要車企、美國主要車企的主要供應商。荷蘭政府原以為,拿下這家企業既能討好美國主子換取關稅豁免,又能憑空攫取數百億美元優質資產,可謂“一箭雙雕”。殊不知,這步棋從一開始就是戰略錯判。


安世半導體雖然注冊地在荷蘭,但其真正的命脈在中國。數據顯示,安世全球營收中約50%來自中國市場,更重要的是,其上游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原材料供應等核心環節高度依賴中國本土產業鏈。更致命的是,安世中國區擁有完整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體系,具備完全獨立運營能力。

當荷蘭政府悍然出手後,中方並未如外界預期般激烈抗議或外交施壓,而是采取了更為精准高效的反制措施:第一,立即切斷對荷蘭總部的關鍵零部件與原材料供應;第二,安世中國宣布“業務獨立化”,直接對接全球客戶,繞開荷蘭實體進行供貨;第三,同步啟動稀土出口管制審查,重點限制镓、鍺等稀有金屬流向荷蘭ASML等關聯企業——要知道,ASML雖是光刻機霸主,但其很大市場份額在中國,其稀土原料也仰賴中國供應。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荷蘭瞬間陷入三重困境:一是安世半導體荷蘭工廠因斷供陷入停產,訂單流失、客戶轉向;二是ASML接連丟失三筆大額中國訂單,股價應聲暴跌;三是本國高科技產業因稀土斷供面臨系統性癱瘓風險。




更諷刺的是,當中美於10月底達成協議、美方宣布暫停“50%穿透性規則”和301調查時,荷蘭卻因自縛手腳,徹底錯失了跟隨松綁的窗口期——美國企業可以恢復對華合作,荷蘭企業卻被自己親手打造的牢籠鎖死。現在荷蘭怎麼辦?反觀中國在安世半導體問題上有多淡定?在被問及安世半導體的問題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這麼回答: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幹預,導致了目前全球產供鏈的混亂。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商務部或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聯系。我們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也就是說,以後可能就沒有安世半導體了,只有安世中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