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巴菲特一句話 讓我守住半生積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去年開春,我這輩子離“一夜返貧”最近的一次,至今想起來,後背還會冒冷汗。


那段時間,朋友圈、親友群全被一個“元宇宙生態幣”的消息刷屏了。發小阿哲天天給我發盈利截圖,今天賺了八千,明天翻了兩萬,語音裡的興奮藏都藏不住:“哥,這可是撿錢的機會!投十萬,一個月保底翻倍,我已經把買房的首付都投進去了!” 另一個同事更瘋狂,拉了個五十人的“內部認購群”,說這是“最後上車機會”,晚了就沒額度了。

我手裡攥著那筆攢了五年的創業備用金,整整二十萬,是我起早貪黑跑業務、省吃儉用攢下的底氣。看著群裡不斷刷新的賺錢喜報,看著大家曬出的轉賬記錄和“財富自由”的暢想,我的心像被貓抓似的,坐立難安。尤其是看到阿哲說“再投五萬,下個月就能換輛新車”時,我手指已經點開了轉賬界面,收款人賬號都輸了一半。


就在按下“確認”的前一秒,腦子裡突然蹦出巴菲特的一句話:“投資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記住前兩條。”

這句話是我去年看《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時隨手劃的,當時只覺得是句普通的忠告,可那一刻,卻像一盆冷水,澆得我瞬間清醒。

我盯著手機屏幕,突然問自己:這個“元宇宙生態幣”到底是做什麼的?它的技術支撐是什麼?盈利模式在哪裡?我一無所知。群裡沒人聊這些,大家只談收益、談翻倍、談錯過就虧大了。這不就是巴菲特一直警告的“投機陷阱”嗎?他說過,“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現在這樣,跟閉著眼睛跳懸崖有什麼區別?

我又想起他說的“能力圈”理論——只投資自己能理解的領域。我連比特幣都搞不懂,更何況這種聽著就玄乎的“概念幣”?那些曬出來的盈利截圖,說不定就是莊家設的局,先讓少數人賺錢,吸引更多人入場,等韭菜割得差不多了,就卷款跑路。之前新聞裡報道的那些虛擬幣崩盤案,不都是這樣的套路嗎?


越想越後怕,我趕緊退出了轉賬界面,把那個“內部認購群”也屏蔽了。阿哲還來催我:“哥,你怎麼還不投?再猶豫就真沒機會了!” 我咬著牙回復:“算了,我看不懂,不碰了。” 他歎了口氣,說我“太保守,錯過暴富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我過得提心吊膽,既怕自己真的錯過了機會,又怕群裡的狂歡戛然而止。直到第三周的早上,群裡突然沒了動靜,阿哲給我發了條語音,聲音帶著哭腔:“幣崩盤了,價格歸零了,我的首付……沒了。” 我點開那個虛擬幣的交易平台,果然顯示“無法提現”“服務器維護”,網上全是維權的帖子,有人投了五十萬,有人借了網貸入場,最後全血本無歸。

那一刻,我癱坐在椅子上,後背全是冷汗,手心卻攥得發燙。如果不是巴菲特的理念在關鍵時刻拉了我一把,如果我當時再沖動一點,那二十萬積蓄就沒了,我可能要再奮斗五年才能彌補這個窟窿,甚至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後來我才明白,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從來不是教我們怎麼賺錢,而是教我們怎麼守住自己的錢。他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山坡”,那些想著一夜暴富的投機,就像在薄冰上行走,看似風光,實則危機四伏。而“保住本金”“不碰自己不懂的領域”這些簡單的道理,看似保守,卻是最穩妥的護身符。

現在,我常常把巴菲特的這句話寫在便簽上,貼在書桌前:“不要試圖跨越七英尺的柵欄,找一個一英尺的柵欄跨過去就好。” 感謝巴菲特,不是因為他讓我賺了錢,而是因為他的理念,在我即將陷入深淵時,給了我清醒的勇氣,守住了我半生的心血,也守住了我對生活的底氣。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