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名校是一座圍城,我對藤校徹底祛魅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是華人家庭在美國的一個教育的縮影。

美國整體上對體育都看得非常重,而事事都力爭上游的華人家庭,自然也不能在這點上落後。


人在環境內勢必被影響,而有意不想讓自己陷入焦慮的Jessie說:“沒有辦法,你只能主動讓自己遠離那個焦慮的環境。”

03

追逐名校

是一座圍城

中國父母,鮮見沒有名校情結的。

Jessie和丈夫二人之前都在排名四五十左右的州立大學讀博,親歷了美國高等教育

丈夫目前在一所藤校工作,多年經歷下來,Jessie對名校光環已然“祛魅”。

“從我們讀博,到我老公現在工作來看,我們已經見識了所謂的頂尖大學是怎麼一回事,會發現其實從性價比和教學質量來看,所謂的精英大學和排名,都挺虛的。”


藤校為例,師資和名氣自不必說,但很多學生自己完全在忙碌中喪於迷茫。

Jessie丈夫所在的實驗室裡,每到暑假就有很多華人或者ABC學生來泡實驗室、做項目,只為了刷簡歷。但要問他們刷簡歷是為什麼,他們自己也很迷茫,“因為父母讓我這樣做,可以申請去更好的學校讀博,可以找更好的工作。”

被一路雞上來的名校娃,很多都喪失了自己對人生的規劃,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


用一句話形容這群家庭,就是他們都太累了。為了拼上一個名校,耗費了全家人所有的力氣,但真正到了那個位置以後,孩子自己還是不知道未來真正要做什麼,繼續步履不停地刷項目、拼實習、填簡歷……

好像西西弗斯在無窮無盡推動那個絕望的石頭。



Jessie見過以運動員身份進來的學生,每天固定有6個小時訓練,剩下的時間就泡在實驗室,整個假期都重復這樣的生活。

她不由得回望自己年輕時候的生活,“我在想,20歲讀大學的時候,不正是應該去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裡去嗎?搞得自己擔子這麼重,真的不值。”

不是說努力奮斗不值得,而是很多名校生並沒有清晰的目標。而父母最終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擁有對應的專業能力,最後足以支撐起自己將來的人生。

但這群頂尖優秀的華人小孩,卻最終往往陷入迷茫,不少更是囿於自我認知和無價值感等心理問題,這讓Jessie望而生畏。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此.而.至.誓] 2025-11-09 14:14
    過來人對家長最最重要的建言是:自己不要被功利心驅使、盲目跟風,而是滿懷熱情地專注於發現、尊重、培養你自己孩子特有的愛好、興趣與特長,盡自己的力量使之發揚光大(即:創造條件),所謂“扶上馬”,使孩子因此有了自信心及往前的動能就足夠了!絕對不要忽視、剝奪或代替孩子的成長.您會擁有一個讓你刮目相看、遠勝過您(及期望)的後代!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