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衡中畢業的脫口秀演員,發現努力沒用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考上心儀的大學、出人頭地、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些對高中生而言或遙遠或近在咫尺的未來,通通被濃縮成一扇名為“幸福人生”的大門,努力則是唯一能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


像個一目了然的公式:努力=成功。這個公式對成年人來說過於簡單粗暴,但足以成為學生們的信仰。

為了打開那扇光彩熠熠的大門,眼前難捱的一切都只是需要付出的代價。


那些“代價”有的被謝謝寫進了段子裡,有的沒有。那些“代價”包括:幾周乃至幾個月不洗澡,用餐時間不足十分鍾,每一分鍾都用來學習,沒有隱私,教室前後安裝數個攝像頭,不能在上課或者自習時喝水、長時間翻找卷子……

在“幸福”大門前,學生們做的一切都出於自願。

如果成績不好,謝謝會搶先在心裡做出無數預設:父母會失望、老師會批評,同學朋友可能看不起自己,考不上好大學怎麼辦……沒有條分縷析的邏輯,而是一種來自心底的,全方位的負面反饋。

幸運或不幸的是,“努力=成功”這條公式,總是在謝謝的人生中應驗。

高考的考場上,數學很難,同考場有人邊答題邊哭,但謝謝超常發揮上了北大;他從小看《今晚80後脫口秀》,想從事喜劇工作,一進大學,他就加入了脫口秀社團,後來做了社長;帶著吐槽衡中的段子,他參加喜番新梗賽,最多的時候一周上九場開放麥打磨細節,一舉拿到冠軍。

直到參加《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謝謝在第一輪講了讓他在線下奪冠的那套段子。第一個梗講完,坐在評委席上的大鵬拍燈,其他選手邊聽邊拍大腿,觀眾前仰後合地笑了整場。

整段表演結束,謝謝長舒了一口氣。

耀眼的閃光燈下,觀眾齊聲鼓掌高喊:“冠軍!冠軍!冠軍!”


03.

抗衡者

表演播出的當天下午,謝謝收到高三班主任的許多條語音消息。

謝謝沒聽,逐一轉成文字。對方指責他靠抹黑母校獲益,批評他的行為造成了惡劣影響,想讓他把視頻下架。


謝謝沒回,高三班主任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謝謝父母對他的脫口秀表示尊重,班主任又給幾個和謝謝關系不錯的同學發微信,同學們默契地回答自己也聯系不上謝謝。

其他任課老師陸續發來消息,謝謝都沒有回復。類似的施壓後來又發生了好幾次。謝謝在社交平台上發出長文字,總結自己在衡中學習的心路歷程,高中班主任要求他刪掉,因為會被“有心人斷章取義”。有人私信謝謝,衡中的班會上,有老師做了PPT批判謝謝是“戲子”。

可是謝謝已經畢業了。衡中的老師們還在擅自當他的老師。

他把這些經歷寫進段子:“節目剛播,高中班主任給我發微信說:刪了。他說你這樣說你的母校,是非常惡劣的。我沒弄明白,怎麼就母校了,我母校不是北大嗎?”

教師節那天,謝謝給自己的小學和初中班主任寄去了北大的月餅禮盒。他把和老師們的對話截圖發到社交平台上,配文是:“祝所有配得上‘人民教師’這四個字的老師們,都能生活美滿、工作順利、幸福安康。”



他感覺自己在慢慢變成抗衡者。如果過去他是一個完全的被壓迫者,那麼現在,他成了畢業生,對手是一個學校,天平的兩邊似乎平等了一些,他可以進行一些反抗。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