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800年來第一個訪華的泰國國王,這是幹嘛來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泰國國王,訪華了。


大家估計都聽說了,這是泰國卻克裡王朝開國以來,第一次有現任國王踏上中國的土地;而且王太後剛去世不久,泰國王室尚處在國喪期內,依然如約訪華,確實還是頗有規格的。

中泰兩國媒體對泰王訪華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但是,泰國這邊因為法律問題,只能發通稿;中國這邊呢,絕大多數新聞分析都是:中泰友好,所以泰王來了;泰王來了,更促進中泰友好——基本上各家寫的都是這個,很難從中看出任何門道。


今天,咱們就來展開了聊,聊點實在的“付費內容”。

泰王為啥之前幾百年都不來?這次怎麼就來了?來了又能幹些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又應該如何對待泰國這個國家?

今天,咱們一次性說透了吧。



泰王乘坐專機抵達北京。 圖源:央視新聞

問題一:泰國國王為何幾百年都不上門?

其實,外國君主訪華,算不得什麼奇特的事情。

真正奇特之處反而在於——之前怎麼一直都不上門呢?


這就要從頭講起了。

都說中泰兩國有“千年交往”,甚至還有從西漢時期算起的,這個都不對。泰民族最早建立國家的時間,大概在我國南宋時期,之前地球上就沒有泰國,只有一些其他民族(如印度(专题)人、孟人、高棉人)在泰國領土上建立的國家或行政區。古代中國泰國領土上打交道的那些人,不是今天這波泰國人。

講一個冷知識:早在泰人勢力抵達曼谷之前,華人(专题)就已經在暹羅灣沿海建立了早期的曼谷城,所以你要真算“自古以來”,華人比泰人來得早得多。


後來,泰人建立了強大的民族國家——大城王朝,並與中國建立了朝貢關系。所以中國網友老喜歡說暹羅乃中華屬國,暹羅王庭有漢姓什麼的。

其實平心而論,古代暹羅與中國的政治關系,是極為松散而隨意的。本來離得就遠,彼此也不是一套文化系統,暹羅國王幾百年來的狀態就是:國內華商多,“Made in China”的貨多,王室就懶得向中國朝貢;華商少,貨不夠了,國王就多派幾條船,弄點珠寶象牙什麼的,和中國換點瓷器絲綢回來——所謂“朝貢”,基本上就是暹羅國王去下單進貨的,天朝上國,對暹羅國王而言就是一個遙遠的淘寶實體店。

那年頭,也不流行搞“元首互訪”,每隔十年寫封信,問候一下聖體,交換一下紀念品,也就夠意思了。

到了晚清,中國不行了,暹羅自己也不再需要向中國進貨,於是就給清朝寫了分手信:“以後咱這朝貢關系,就不整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中泰兩國都沒有建交。一方面是暹羅不大看得上晚清和民國時期的中國,同時也是因為受到西方民族主義影響,暹羅王庭和上層社會一直對中國、對境內的華人有所提防,深怕哪天讓這群“東方猶太人”給奪了舍,於是始終不願意和中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

1930年代晚期,泰國右翼軍閥執政,投靠日本(专题),提出了“泛泰主義”——將中國雲南、廣西視為“大泰國”將來的領土,這一搞,泰中兩國直接成了敵國,直到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泰國才終於和當時的蔣介石政府建交。

沒過多久,蔣介石跑去台灣(专题),新中國建立,泰國本來就是西方世界在冷戰時期的前線,加上國內陷入了右翼反共軍政府的長期統治,更不可能和中國大陸有啥正常關系,只和台灣打交道。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8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8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水.教.士.二] 2025-11-14 07:49
    國與國的關系:大國要讓小國生存,小國要給大國面子。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