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她对中国的挑衅程度远超以往"(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而高市在国会答辩时坚称,有关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看法,无意撤回或取消。


自11月10日起,外交部、中国日本大使馆密集发声,向日本发出强烈抗议。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

孙卫东指出,高市的涉台言论极其错误、极为危险,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14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


日本国内,除了在野党严厉批评高市鲁莽外,前首相石破茂13日质疑高市早苗有关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涉台言论。他说,高市早苗的话非常接近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然而,“历届政府在设想各种情形时,从未作过如此限定”;并且这种说法也“无助于提升威慑力”。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在8日、11日两度发文称,“日本应该尊重台湾中国一部分的这一事实,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不应干涉”。

就高市早苗此次涉华错误言论,澎湃新闻对话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日本学会顾问吴寄南,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廉德瑰,展开深入剖析。



以下为对话实录

“对中国的挑衅程度远超以往”


澎湃新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说的“若台湾遭受武力攻击,有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说法,在日本法律、政策与安全层面意味着什么?

吴寄南:日本提出的“存亡危机事态”概念,其前提是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他国或者盟国。然而,台湾并非一个“国家”,高市早苗将台湾视为一个“国家”来提及,这完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粗暴践踏,中国人民绝对无法接受。尽管高市早苗再三辩解,声称其言论基本上与日本政府一贯的主张一致,但这完全是一种谎言和狡辩。日本政府在任何正式表态或文件中,都未曾如此露骨地表达过此类观点。高市早苗的辩白显然是在撒谎,无法掩盖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


廉德瑰:2015年日本出台了新安保法及相关集体自卫权规定,根据该规定,若日本的盟国遭受攻击,尤其是当此类攻击威胁到日本安全或日本侨民等情形时,即便日本本土未直接受到攻击,日本也可将此情形认定为对其国家安全的侵害,即构成所谓的“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在此情况下,日本有权发动集体自卫权,这实质上意味着日本可以动用武力进行反击。

当时,日本曾举例说明集体自卫权的行使场景。比如,若日本的自卫队军舰与美国的军舰在中东霍尔木兹海峡等有武装冲突的地区共同执行任务时遭遇攻击,日本可认定陷入“存亡危机事态”,有权发动集体自卫权。但从来没有用台湾地区来举例进行说明。

澎湃新闻:与往届日本政府相比,此次高市的表态相比过去有何特殊性?

吴寄南:关于“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这一论调,最初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卸任后提出。然而,高市早苗作为现任首相公开表述类似立场,身份与影响力本质不同,性质更为严重。历届日本政府在回应相关问题时,通常采取模糊策略,仅表示将“根据事态发展适时作出判断”,避免直接表态。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2023年窜访台湾时曾鼓动台湾“做好战争准备”,并强调需具备“威慑力”,但并未明确提及日本将采取何种行动。

然而,高市近日的言论构成赤裸裸的挑衅,公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将视其为“存亡危机事态”,并不排除武力介入。因此,这番言论不仅在身份上更具官方色彩,内容也更直接极端,对中国的挑衅程度远超以往。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5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