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從"必提台灣"到"不提台灣"(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美領導人釜山會晤未提台灣,成為這段時間討論的一個話題。 事實上,在9月的通話中,雙方也未提台灣。 這與以往形成鮮明對比──過去無論台海形勢冷或熱、無論中美關系緊張或緩和,“台灣問題”歷來都是兩國領導人互動中的“必提項”。 如今慣例被打破,讓人覺得這背後有什麼考量。


在各種分析中,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別具一格。 該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習近平這次不提台灣,是為了讓美方措手不及:如果提前談到台灣問題,美方在川普明年4月訪華前就有充足時間准備好怎麼回應,而不提,反而能讓美國摸不清底線,避免提前布防。 這個說法聽上去似乎有道理,但在我看來,它在兩個方面都站不住腳。

一個方面,它無法解釋為什麼在9月19日的通話中,習近平也沒提台灣。 如果真是為了讓美國“來不及准備”,那麽9月的通話距離明年4月還有七個月,中方理應像過去一樣提到台灣,哪怕只是做個樣子──過去領導人會談幾乎都提台灣,未必因為台灣議題在彼時突然變得重要,多半是一種例行公事,不得不提。 另一方面,想必中方也清楚,美國北京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與訴求早已心知肚明。 中方無非要求美國不要賣先進武器給台灣、不要鼓勵台獨、應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公開表態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立場。 換言之,對中國的這些訴求,即便習近平不提,美國也有充足時間准備好應對明年訪華時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提法,不可能到時措手不及。


我認為,上述兩次通話和會談不提台灣,原因其實沒那麼復雜,從美方放出的信息看,中美下半年一直在協調川普明年訪華的事情。 既然要訪華,屆時雙方可以詳細討論台灣問題,這兩次就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浪費口舌,而是聚焦在雙方目前都關注的經貿和科技議題上。

外交看似復雜,但有時把它剝開來,也很簡單,是旁觀者人為把一些事情復雜化了。 除此之外,釜山會談不提台灣,或許也與中國實力增強,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有了更多自信有關。

中國的國力尤其軍事力量,近年上升很快,這無疑會讓北京台灣問題上信心倍增,認為時間在中國一方,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在自己。 既然台灣中國內政,就沒有必要每次領導人會見或通話都去談台灣問題──那反而會讓美方覺得中國有求於美國,從而借機提出更多要求。 以後,北京只會在自己覺得有必要的時候才和美國討論台灣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意味著中國對台心態和策略的改變。


這種改變在雙方對等關稅的較量中也得到了表現。 中國用對等反制逼退了美國,讓北京意識到,美國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強大,因此,在台灣問題上,就不必再在每一次中美互動中反復重申──因為中美雙方都已清楚各自立場,再多言語也無益,北京相信自己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和戰略自信,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推動統一進程。

這種自信並非抽象存在,已經開始體現在一系列具體動作上。 近幾個月尤其四中全會後,北京明顯加快了促統步伐: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節”,重新賦予這一歷史紀念日政治意義; 新華社以“鍾台文”(中央對台工作辦公室)名義連發數篇文章,描繪“統一後的台灣”的利好前景,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 重慶公安對台獨學者沈伯洋啟動偵查程序,向島內釋放威懾信號。 這些舉動表明,北京正從“反獨”走向“促統”,並試圖通過制度化安排把“統一”納入常態政治議程之中。




中共 《十五五》規劃建議把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列為未來五年的工作任務。 如果未來五年中國內部局勢沒有劇烈變動,北京需要在朝向統一的道路上取得制度性突破——比如提出一個可作的和平統一框架或路線圖。 就像上世紀八○年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並與英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為香港回歸確立了框架和時間表一樣,習近平在他的下個任期也很可能尋求為台灣問題塑造一個類似的政治框架,讓統一進程“看得見、說得清”。 只有這樣,他才能為民族復興這一宏大敘事提供一個可驗證的支點。

可以說,從中美領導人過去會見必提台灣,到現在不提台灣,是北京在自信上升後的一種策略調整。 台灣應該認識到這種變化的含義,並提前因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40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40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曰.子.者] 2025-11-16 12:30
    台灣靠實力茁壯,中共靠邪惡墮落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08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