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刘强东: 刘强东送外卖,日亏1.16亿元.....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国补效应逐渐减弱、传统电商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京东试图用高频的外卖业务来带动整个平台活跃度。为了这场仗,刘强东亲自下场送外卖、站台卖酒。

京东集团交出了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京东三季度实现营收2991亿元,同比增长14.9%,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态势。然而,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忧。

尤其是大举进军的“新业务”板块。新业务板块的营收同比暴涨213.7%至155.92亿元,但经营亏损却达到创纪录的157.36亿元。将时间线拉长至今年前九个月,京东新业务累计亏损已达318.4亿元。一换算,刘强东每天醒来,就要亏掉1.16亿元。

在国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传统电商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京东试图用高频的外卖业务来带动整个平台的活跃度。为了这场仗,刘强东不惜亲自下场送外卖、站台卖酒。

然而,巨额投入目前仍未换来回报。在这场关乎京东未来的押注中,刘强东是否正将这家互联网巨头推向未知的深渊?

外卖“吞金兽”,日均亏损1.16亿

京东对外卖业务的执念,始于今年年初。

2月,京东正式官宣进军外卖领域,这是刘强东回归一线后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然而,仅过去不到9个月,这项业务就在财报表留下了个大窟窿。

回顾今年前三季度,京东新业务(主要包含外卖业务)的亏损越来越大。一季度亏损13.27亿元,二季度随着“外卖大战”全面爆发,亏损额飙至147.77亿元;到了三季度,即便补贴力度有所退坡,亏损依然高达157.36亿元。


318.4亿元的累计亏损,几乎吞噬了京东核心零售业务辛苦赚来的大部分利润。三季度,京东集团经营利润罕见出现了10.51亿元的亏损。若非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非经营性项目的“输血”,京东的净利润恐怕早已“裸奔”。

刘强东为何要如此执着于外卖?

核心逻辑是刘强东对“流量”的极度渴求。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传统低频电商业务已难以维持高增长。外卖作为典型的高频消费场景,被京东视为撬动用户活跃度、反哺低频零售业务的关键杠杆。


深层焦虑可能来自“国补”政策的退坡。过去一年,“国补”为京东优势的电子产品类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但随着政策效应边际递减,京东亟需找到新增长引擎来填补空缺。

京东走了一步“提前量”,试图通过高频的外卖业务来构建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为了打赢这场仗,京东几乎动用了所有资源。不仅投入了数百亿补贴资金,刘强东更是亲自披挂上阵。今年4月,一张刘强东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这位互联网大佬试图用这种“反差感”,向外界传递京东做外卖的决心。

从数据上看,这种策略确实带来了用户增长。财报显示,三季度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40%以上。QuestMobile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9月,京东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4.8%,在头部综合电商平台中位列第一。

然而,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三季度,在外卖业务巨亏157亿元的情况下,京东商品收入的增速却从二季度的20.7%回落至10.5%。这意味着,尽管外卖带来了流量,但并未像预期那样高效转化为零售业务的销售额。

“烧了150多亿,却只换回了一点点增长。”这种投入产出比,让市场不得不对京东的外卖战略打上巨大的问号。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