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2009年《潜伏》热播,湖南一老人看后不高兴:把我爸演得太老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吴景峰回忆,母亲的判断从没错过。1952年,他在院门口收到了父亲从香港寄来的信,只写了一页:身体尚可,来港团聚。信纸微微发黄,边角有盐汽的味道。那一年,邵阳到香港的路比太平洋还远。信件递到县公安局的当天,就被存入卷宗,封印整整三十年。




1980年,美籍华人朋友辗转带来地址,吴景峰才知道父亲已在台北续娶,独居多病。他托人寄去一叠老照片,次年又收回一包照片,夹着继母手写的便条:“他常盯着这些影像,整夜不说话。”此后两岸再无通讯,1983年,吴景中因心脏病骤逝,终年八十。


很多人好奇:为何一个曾在革命洪流里被誉为“热血青年”的人,最后成了剧里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代言?答案或许藏在他早年的转折里——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后来投身国民党情报系统,在权力迷宫中兜转,理想被一点点磨损。冯恩鹤抓住了这层复杂,让吴敬中既狡黠又落寞,因而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在造型上用了稍带霉斑的棕色西装、银丝假发,强调“老辣”。可真正的吴景中,四十七岁离津时满头仍是乌黑。家里那张唯一的合影里,他抱着小女儿,脸颊线条硬朗,没有一丝暮气。这也是吴景峰“挑刺”的原因:父亲可以被演成心机深沉,却不该被演成迟暮老人。


外界总把军统特务刻画成奢靡享乐的代表,吴家却并不富足。抗战时期,吴景中在重庆领着科长薪水,粟慧嘉每月做细账,最贵的支出是孩子们的英文课本。吴景峰回忆:“父亲常把外省带回的点心全送同僚,我们连尝都尝不到。”剧里吴敬中住康熙字画环绕的大宅,母亲看后摇头:天津的小楼原本是日本遗弃的破房,家具都是旧的。

另一个细节也常被忽视。姐姐当年在南开补考未过,学校按章程要退学。父亲明明一句话能摆平,却只说:“规矩不能破。”姐姐含着泪转学,后来成了乡间小学教师。这个故事被吴景峰讲给邻居听,街坊们才知道,那个“军统站长”的儿子其实过得平常得很。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