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太空烤肉 大國陽謀:中國空間站上演的頂級凡爾賽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央媒不語,只是一味發視頻


大家好,我是烏鴉。可以說從九三閱兵以來,官方發布的科工領域爆炸性視頻材料那是一個接一個,從海洋到太空,從福建艦電磁彈射艦載機到天宮空間站宇航員大秀廚藝,中國如今只用鏡頭記錄的事實說話,這次真是味大無需多鹽了。




CNN、Space、Interesting Engineering等國際媒體,也無法視而不見,罕見地用比較正常的口吻報道了這次中國航天員解鎖的驚人成就——在離地400公裡的太空中,居然吃到了現烤的雞翅和牛排

民以食為天!大家別小看這一頓太空小燒烤,這可不是普通的加餐,而是人類太空探索的一個歷史級別的關鍵節點!解決在太空“吃好飯”的問題,等於突破了人類長期駐留軌道的最大瓶頸之一。畢竟,吃飽了不必老想家,吃飽了才有力氣探索宇宙嘛~



1

這次烹飪用的烤爐,學名「熱風烘烤機」,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九陽聯合研制。本烏鴉覺得,這根本就是太空版「空氣炸鍋」,當然它的外觀是有點像個馬弗爐了,比較樸素,低調低調。畢竟,這是全太陽系最高級、最環保、最豪華的空氣炸鍋了,它的耀眼無需外觀來展現。



我說真的,一千年以後,當人類真的在星際間安家落戶,這個“宇宙牌空氣炸鍋”就成家家戶戶年初五拜的灶王爺了!

當然,回到現實,這堪稱我國在太空領域一次純粹的科技秀肌肉,堪稱新時代的“廚房辯論”——我們中國人可以在太空吃著炸雞呀,而此時此刻你在哪裡?當然,超越冷戰“廚房辯論”的是,咱們這是“美好生活”和“星辰大海”我全都要!這算不算制度優勢?嘿嘿,懂的都懂。





咳咳,說正經的。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空間站“空氣炸鍋”的含金量,咱們得先回顧一下空間站的發展歷程。1992年,當世界還聚焦於國際空間站時,中國不聲不響地確立了載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戰略:載人飛船天地往返、太空行走和交會對接、建設並運營空間站。這個戰略的前瞻性在於,它明確以空間站為最終目標,循序漸進地構建能力。



2010年,中國空間站正式立項。設計理念就三個關鍵詞:規模適度、費效比優、可持續擴展。說白了,我們不是要搞個“面子工程”,而是要建一個真正的“人類太空之家”。

所以,設計師們從一開始就在思考:怎麼讓航天員在太空住得久、活得好、吃得香?怎麼在有限的資源裡做出最多的科學成果?怎麼把空間站變成未來深空探索的跳板?

這些問題的答案,從空間站的每一個細節中都能找到印證。比如它采用了柔性可伸縮太陽翼,霍爾電推進器,水、空氣的再生生保系統等等。大家可能不知道,從2013年開始,九陽等企業就參與了「太空廚房」的研發,這意味著在空間站工程立項之初,保障航天員“吃得像在地球一樣”就是一個核心課題和硬指標。



所以你看,中國空間站的空氣炸鍋是完美嵌入艙壁的,一根電線一個氣管都不外露——這說明啥?說明人家早就規劃好了,現在不過是按計劃“解鎖新技能”而已!嘖嘖,上頭果然有高人~

不過,要想真正get這頓太空小燒烤的含金量,我們得先明白:為什麼人類從1971年就開始搞空間站了,卻直到55年後的2025年11月才第一次在太空烤熟了生肉,這到底有多難?

難!太難了!首先,空間站是絕對不能有明火的,任何引起火災的危險因素都要扼殺,氧氣濃度高,密閉環境,一點火星都能引發火災,氧氣含量瞬間降低,對航天員而言是極其危險的。而且微重力下的火焰會變成詭異的球形,燒得更猛更難撲滅,一旦失控,空間站秒變太空炸彈,誰敢試?





當然,除了防火安全,還有一系列的科學難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太空的失重環境。

在(地球)地面上,炒菜時油滴下落,一切皆因重力而自然。但在空間站中,任何未固定的物品都會漂移起來。一滴油、一粒鹽、一點食物殘渣,都可能成為「太空殺器」。它們可能飄入空氣過濾系統,損壞設備;可能飄到精密儀器的電路板上,造成短路;甚至可能被航天員吸入肺中,引發致命危險。



所以宇航員吃飯時,食物基本是膏狀、塊狀或真空袋裝,吃喝的時候得嘴巴裹得緊緊的,生怕飯粒子飄出來。

其次要解決「做飯熱源」的問題。既然不能使用明火,那用電熱總該可以吧?但這就引出又一個大難題:油煙和氣味。



空間站是密封的,做飯的油煙在空間站裡就是PM2.5的「超級加強版」。它們會污染空氣,粘在艙壁和設備上形成油膜。更麻煩的是,濃烈氣味在密閉空間裡散不掉——今天你烤了雞翅,未來幾個月,全空間站裡可能都飄著烤雞味,這對航天員來說恐怕就是身心雙重折磨了。





最後,是能源限制。

空間站的電能來自太陽能帆板,帆板尺寸有限,每一度電都極其珍貴,得掰開了揉碎了用。而大功率烤箱對空間站來說是巨大負擔,因此目前只有中國空間站能這麼“壕”,畢竟我們空間站是新做滴,太陽能帆板效率嘎嘎高,咱的電有富裕啊,你讓國際空間站開一下烤箱試試?馬上跳閘,全體玩完!

所以,在太空裡完成「燒烤」,難度極高,以上這些問題如同大山,一直橫亙在人類面前。

過去幾十年,包括美國俄羅斯,在空間站上考慮的都只能是如何「生存」,而非如何「生活」。他們的解決方案基本是“熱一下”真空袋裝食品,填飽肚子就行。



其實NASA也曾在2019年在國際空間站用「零重力烤箱」考過餅幹。不過實驗耗時約兩小時,餅幹散發的氣味讓宇航員必須嚴格限制開箱時間和地點,唯恐污染整個空間站,說白話一點就是油煙這玩意整不了。

不過烏鴉這裡必須得說句公道話了,地球上的白人飯本來就一言難盡,各位留子一把辛酸淚,讓美俄英法意呆利解決在太空怎麼吃,也確實難為他們了。



所以,當中國航天員在「天宮」裡用28分鍾烤出滋滋冒油的雞翅和牛排時,也確實延續了中國人在“吃”這一塊“再難也要追求極致”的傳統。

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得誇誇這個宇宙牌空氣炸鍋,看看它到底有何「技術革命」。

2


細枝末節不說了,最關鍵技術有這麼三項:

第一,無明火加熱:采用熱風循環系統,模擬空氣炸鍋的工作原理,讓高溫空氣在封閉空間內快速循環,避免了傳統烤箱的明火危險。





第二,智能控溫:烤箱保持190℃恒溫,確保食物受熱均勻,觸發美拉德反應,產生焦香味道,同時控制在油脂的煙點以下,幾乎不產生油煙。

第三,四重淨化:包括靜電吸附、高溫催化、多層過濾等系統,確保油煙和氣味被徹底處理,淨化率超過95%,淨化完的空氣直接進入空間站內循環。

這些技術在地面經過了魔鬼測試:空氣炸鍋連續500次可靠運行驗證,-20℃-60℃的溫度適應性驗證,震動台模擬火箭發射時的振動和載荷,防止空氣炸鍋運輸上天的時候顛壞了,最後是驗證真空環境下的功能。



宇宙牌空氣炸鍋重量約15公斤,設計壽命500次,咱不知道空間站有沒有冰箱啊,如果有的話,雞翅牛排全乎的話,2天一頓小燒烤的話,幾年時間就得換一個了。



說到換,這不是一頓普通的燒烤,它是一頓創新性實驗的燒烤,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貴的一頓燒烤

太空烤箱重量約15公斤,按照太空低軌載荷發射成本約5萬元/公斤計算,光快遞費就得75萬元人民幣(专题)。雞肉和牛肉加上一堆包裝咱們粗略估計有0.5kg,處理、檢驗、殺菌、包裝……食材成本少說3萬。這還沒算空間站電價、空間站場地租賃費、航天員燒烤服務費。



相比之下,燒烤店的一串烤翅也就10塊錢。這「人類史上最貴烤雞翅」吐出來的雞骨頭,一般人也吃不起,話說這雞骨頭能不能返回地面,能不能盤成串?在線等,挺急的。


當然,此時的“貴”那是為了今後的“省”,實驗成功大范圍批量化鋪開,未來人類在太空的飲食才更有望降低成本。再窮不能窮實驗項目,再苦不能苦科研人員。

同樣的道理,除了做飯,還有中國人另一項傳統藝能——種菜。航天員已成功在軌種植生菜、番茄等多種蔬菜,建設「太空菜園」,實現「現摘現吃」。食品種類擴展到190多種,食譜可做到10天不重樣。甚至配備酸奶機,可自制酸奶。





以上這些還只是「天宮」諸多黑科技的冰山一角。它還承擔著180余項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這些科研項目的每一個功能模塊,每一項技術指標,都在為未來的深空探索做好准備。

來看看這些能載入人類科技發展史冊的實驗:

「太空煉丹爐」,一種失重環境下的的無容器材料加熱櫃,成功將鎢合金加熱至3100℃,為什麼說它牛逼呢,因為在地面上沒有容器能盛裝3100℃的金屬液,同時還能保證無其他微量元素污染,這項技術是未來制造更耐高溫航空發動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材料的關鍵,說白了,就是太空金屬冶煉和太空材料制造工業的起點!



人類歷史上首個「腦類器官芯片」在天宮空間站開展試驗,主要用於研究微重力對人腦影響,可能為攻克阿爾茨海默症等腦疾病提供全新思路。



腦類器官芯片技術細節圖

人類首次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軌3D打印,這是未來在月球「就地取材」、建造月球庇護所的制造基礎,土木學子們,你們的春天在太空,在月球,在火星!





燃燒科學實驗櫃點燃微重力下首朵「甲烷之花」,對揭示燃燒本質、提升航天器防火安全至關重要。

還有更多尚未披露但已經在進行中的試驗,有些結論甚至可能顛覆目前已知的物理化學結論,而這些實驗,只能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展開,可以說,沒有一個合格的空間站,就談不上參與人類科學的未來。

燒烤,種菜,做酸奶,以及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實驗,其實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中國人乃至全人類在太空中建立「永久性基地」做技術探索和儲備。



3

在“大航海時代”,誰能最先解決壞血病,讓水手在漫長遠航中保持健康,誰就能征服更廣闊的海洋。今天我們正進入全新「星辰大航海時代」,中國正在重新定義這個時代水手的「生存法則」。

因此,我們大大方方地把目標、把天宮空間站的種種進展擺在桌面上談——這其實是一種“陽謀”。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了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間,為了探索未知宇宙,我們做了一個天宮空間站,全世界的有識之士,歡迎你們來,歡迎你們把各種靠譜的奇思妙想放到中國空間站上來,我們一起探索科學,探索宇宙!



中國人的目標,從來不是在太空搞霸權,是真心實意地為人類開辟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維度。

當然,我插一句:如果誰非要把太空變成戰場,那九三閱兵那句“有效維護太空持久和平和共同安全”不是說著玩的。

我們天宮上的激光炮肯定是打得最遠的滴,軌道戰略導彈的當量肯定是最大滴!哪個非要對著幹,搞點小動作,弄點小碎片甚至失控衛星來碰瓷我們的天宮,那我們就把它的主人“伐一下”“卯一下”,然後種進我們的太空菜園子裡當肥料!





不過,我們中國人骨子裡熱愛和平,我們在太空種種菜、做做飯、搞搞實驗,這是在幹正經事,什麼打打殺殺,島鏈封鎖,經濟制裁是真沒意思,天天內耗,耽誤人類發展,也太沒文化,我說白了蠻夷才熱衷那一套,好比那當年的三毛,哪吒,金剛葫蘆娃,大~~~人誰能幹出這事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