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AI股突然变天:抛售潮席卷华尔街,英伟达成最后希望?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AI的商业逻辑能否跑通,始终是投资者未来的关注焦点。


摩根大通测算,相关建设及配套供电设施的总成本可能超5万亿美元,部分咨询机构甚至预测全球AI相关资本支出将达7万亿美元。

然而,随着开支和股票估值不断飙升,投资者会希望对未来的回报更具可见度,即AI企业的收入,这种收入是指AI为个人和企业创造的业务价值,而不是单纯的AI硬件销售,即只有英伟达一家“卖铲”赚钱是不够的。


摩根大通认为,到2030年实现6500亿美元的AI收入预期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市场目前估值最核心的关键。

AI业务价值收入主要由三大块构成——

第一,核心基础模型收入,即OpenAI等大模型公司提供的API和B2C订阅服务的收费。这一块2025年约为250亿美元(其中OpenAI年收入约130亿美元,Microsoft Copilot估算约50~80亿美元,Anthropic约10亿美元,Google Gemini预计10亿美元,企业定制模型服务(AWS、Azure等)合计约30~50亿美元)。

第二,云平台收入,即来自AWS、谷歌AI平台和微软(剔除内部循环)的外部AI服务收入。这一类收入在2025年约在150至200亿美元区间(其中Google 70多亿,Microsoft 30~50亿,AWS 50~80亿)。

第三,SaaS与服务收入,例如咨询公司收取与新AI项目相关的费用。这一块较难估算,机构估计在600亿美元。


换言之,三部分收入加起来,2025年的收入为1000亿美元。若要到2030年实现6500亿美元,那么AI业务价值收入市场需要实现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这无疑是极高的增长目标。若AI收入增速能够跑赢泡沫的膨胀速度,那么就能宣布暂时安全。

当前的“大兴AI基建”令人想起了互联网泡沫前夕,即1998~2001年间,全球掀起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狂潮。各大运营商、网络公司、跨国通信企业纷纷铺设海底光缆、长途光纤干线,希望“互联网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结果是:光纤铺设实际速度远超数据流量增长速度,导致巨量新建光纤长期闲置。这就是所谓的fiber glut(光纤过剩)。

不过,美国科技行业目前尚未陷入当年的那种泡沫。例如,前微软能源战略经理Ethan Xu提及,就算力供需格局而言,当前算力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CSP(云服务提供商)财报显示,若产能增加,收入可进一步提升;

美国每年落地的数据中心算力约8~12GW,未来几年可能增至10~15GW,但仍无法满足科技企业需求,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算力缺口达50~100GW,全球多数经济体均将面临类似缺口;就GPU来看,上一代英伟达Hopper芯片租赁价格稳定,未因Blackwell芯片推出而大幅下跌,说明老旧芯片仍有实际需求。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4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