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视频|黎明: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依然会被志怪故事吸引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出现的武则天金简


2

李鹏飞老师在他的《长安回望》一书中也说过,《广异记》等唐代小说,其意义之一,是重构真实唐朝的社会史窗口。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煌煌大唐。所以,当我初读唐代志怪小说、乍看《唐朝诡事录》的时候,的确颇为诧异,因为这长安城里鬼市森森、佛寺夜半的哭声、女子御缸而飞、幽会的男子却不是人类……这悬念与突转,混合着中式梦核的恐怖迷离,营造出一个陌生化的大唐,让我忍不住也有过和李鹏飞老师同样的困惑:

随着对唐代小说的反复阅读和深入了解……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些小说中的唐朝和那些诗歌中的唐朝,它们竟然是同一个时代吗?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唐朝呢?(《长安回望》第4页)

读唐代诗文,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唐人的情感、思想与精神世界,但他们究竟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度过他们的日常人生的呢?这一问题从诗文中不大能找到答案,从小说中却能得到颇为丰富的启示。(《长安回望》第6页)

与诗歌侧重精英阶层的精神世界不同,志怪小说往往记录市井百姓的柴米油盐、鬼神信仰,反映被正史忽略的日常,升斗小民的婚姻危机、普通百姓的疾病恐惧……这种“底层叙事”与诗歌的“盛唐气象”共存,当然,更重要的是互补。所谓“大唐气象”,不仅是诗歌中的边塞豪情与宫廷华丽,也包含志怪当中映射的最普通与最繁琐的凡人日常,这恰如大唐的AB面,共同构成了更为完整和生动的唐朝图景。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里的鬼市

3


志怪故事,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有着永恒的魅力。李鹏飞老师书里有个观点,我尤为赞同,书中是这样说的:志怪作品是“活着的传统”,其生命力源于对普通人生存焦虑的永恒观照。这一观点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会被《唐朝诡事录》吸引,这背后也许是源于“人性共鸣”与“心理慰藉”的双重作用:

首先,人类共同的心理机制,不分古今,都有着对未知的好奇,比如超自然的现象;也同样都有着对恐惧的宣泄,当然是通过安全距离来体验诡异;同时还有对善恶因果的追寻,比如我们都相信报应不爽,这是跨越时间、古今趋同的一个永恒主题。

其次,在高度社会化的当代,对被规训的现代人来说,志怪故事提供了一种 “可控的失控感”——允许观众去短暂地逃离现实,又在结局中能够获得道德的确定性,比如正义必胜。借探案,影视剧的主角们在权谋黑暗中坚守正义,在诡谲奇诞中追寻光明,幽暗与光明,共同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所以,《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成功,就在于将志怪传统转化为现代情感的接口,让盛唐的“鬼气”与“人气”在当下共振,通过“诡案”窥见人性,通过幽暗反衬光明,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重获生命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05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