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霸總們的"爹媽"不夠用了,短劇市場中老年演員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負責劇場統籌的副導演史嵐,對汪家銳的觀點深表認同。

在點出素人演員不會演戲、口條不順、培訓成本高昂等普遍問題後,她用更直白的話語戳破了行業更深層的矛盾:“這個被外界炒得沸沸揚揚‘缺爹少媽’的賽道,其實從骨子裡就不真正歡迎中老年人。”


這一切的根源,都源於短劇“短平快”的行業基因。“外界總盯著流量和日薪五千的噱頭,卻沒人知道普通演員收入其實平平,這份工作本質更是個體力活。”

史嵐坦言,短劇的拍攝周期被壓縮到極致,節奏快得驚人,一天連拍十幾場戲是常態,凌晨出工、深夜收工的連軸轉更是家常便飯,“那種連軸轉的強度,真正的中老年人大多頂不住。”

橫店工會的招募規則也側面印證了這一點:年過 60 歲的演員,需要提交近期體檢報告才能辦理演員證件。

可即便手續齊全,一般的短劇劇組也不願輕易啟用大齡演員,“萬一中途出點身體狀況,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都會受影響,誰也擔不起這份責任。”

多重因素疊加下,“超級加輩”成了行業心照不宣的最優解。

“我們劇組真正招募的,多是有表演基礎、願意扮老的中青年演員,再靠化妝和造型的魔法‘抬高輩分’。”史嵐說,這樣的場景在各大短劇劇組早已屢見不鮮。


34歲的女演員林溪,就是被“超級加輩”大軍中的一員。現實生活中她還為育,但是在短劇的世界裡,她已經是一名“資深”惡婆婆了。

甚至因為太熟練惡婆婆的角色,林溪已經會給自己化妝了——她會用陰影在她臉上勾勒出深刻的法令紋,再把自己顴骨修高,再加上導演喜歡的套路式表演,“就是大家喜歡的惡婆婆形象”。




圖 | 這兩位30歲出頭的女演員,均在短劇中扮演婆婆

其實林溪也想過去演其他角色,但都被拒絕:“沒辦法,短劇裡的中年角色大多是工具人,推進劇情的,如果不接這類角色,我就沒有別的戲可拍。”

40 歲的男演員張棟也有同樣的經歷,現實裡張棟女兒剛上小學,自己卻在古裝短劇裡演起了女兒同齡人的爺爺,然後滿眼慈愛的叫著對方“乖孫”。

甚至在橫店的短劇劇組裡,40歲女演員給同齡男演員當媽的場景,也早已不是新鮮事。

更現實的是,市場主流仍是年輕人挑大梁的甜寵劇,中年角色多是標簽化的功能性配角。“台詞沒幾句,酬勞一天大概就200元,網上傳的數千元高薪,基本只屬於‘特約演員’,或者廣告片裡面的酬勞。”

而在橫店,想成為能拿高日薪“特約”,必須通過演員工會的選拔考試,從台詞功底到臨場表演層層篩選,才能“持證上崗”,“或者你是科班全日制的表演生,能直接通過”,汪家銳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