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霸總們的"爹媽"不夠用了,短劇市場中老年演員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也正因如此,高薪的中年角色還未放出來,“群頭”會直接聯系自己認識的特約,而那些要求不高的普通中年角色,一旦放出來總會被經驗豐富的演員爭搶一空,根本輪不到那些連台詞都可能說不利索的素人。


“說白了,我們要的不是生理年齡上的中年人,而是‘視覺’上的中年人,真實年齡30還是40,並不重要。”汪家銳直言,“這些靠演技和造型就能實現,遠比找真正的中老年人省心,更能保證拍攝效率,何樂而不為?”




用史嵐和汪家銳的話說,“短劇不缺人,更沒那麼多高薪聘‘爹媽’。”

汪家銳算了一筆賬:“日薪5000是什麼概念?好多男女主角都拿不到,對應的是有知名度的資深演員。要是隨便演演就有5000,中年老戲骨早來分羹了。”

而在史嵐看來,說橫店演員行業是等級森嚴的結構,不可能有人打破這個系統的,“除非是噱頭。”



圖 | 組訊雖多,但汪家銳、史嵐並不認為這個行業如此缺乏演員


可既然橫店不缺演員、機會也並非遍地都是,為什麼網絡上還充斥著大量 “缺爹少媽” 的新聞和組訊?

首先,整個影視行業確實存在演員年齡斷層的情況。

史嵐說,過去幾十年,因為“流量”邏輯太好用,行業內所有的聚光燈都打在了“小鮮肉”和“小花”身上,許多30歲、40歲的演員無戲可演,要麼就此退出,要麼去專門演婆婆等,整體是持平狀態。


但是短劇周期短,加上如今題材開始攻陷“中年甜劇”,造成了大量缺口,這才有了外界得知的“中年演員稀缺”的訊息。

其次,長劇、電影開拍前,都有一段時間的“培訓期”,比如當初的《封神》的“質子訓練營”而火過一陣,但是短劇不一樣,是通過“以演代練”的模式快速構建演員梯隊,以支撐持續擴張的產能的。

在催產之下,有經驗的“視覺”中年演員供不應求,造成了“二八法則”——即有作品的演員,越來越搶手,那些沒有作品的新人只能苦苦掙扎。

“如果是早幾年,短劇還沒大熱,入行還可以,現在家家都在搶產能,沒有任何經驗的素人演員難以拿到機會,所以一些高質量的劇願意在稀缺的特約演員上,花費更大的預算”,這也導致以800元就能請中年演員的,如今可能日薪千元,讓大眾以為真是“高薪”。

再者,如今短劇向內移往鄭州、襄陽這些有影視城的地方。這些地方雖然注冊群演過萬,但是不像橫店完備,而且年齡、能力斷層也嚴重,有時候劇組為了省錢,會直接招中年演員——畢竟化老年妝,還是很考驗手藝的,不然不會有觀眾“感覺像偷穿了爸爸西裝的兒子”的吐槽。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