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被免费不是互联网精神 干干净净的分享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导语: 百度文库事件中,面对质疑之声,平台、“免费和共享”一再被反复提及。同时在很多习惯了免费下载的网民看来,“好心”百度招来如此大的非议也令人不解,透过互联网发展史,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

  


  

  虽然百度文库一再声称并未拿文库中内容牟利,但在网上已经有某国产品牌阅读器以可以直接阅读百度文库作为卖点进行宣传。

  平台、非盈利被百度反复强调,道歉中称要探索回馈方式

  “百度文库”是百度网站的一个下属业务。百度方面将其称作“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通过该平台,网民可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还能免费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3月16日,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张炜、麦家、韩寒、郭敬明、慕容雪村、沈浩波等50位著名作家和出版人联名,共同发布题为《“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的文章,称百度公司在没有得到任何人授权的情况下,将他们的作品发布在百度文库中,并对用户免费开放。



  现在,我们来看看百度文库事件中,百度所展现的互联网精神是什么?

  1、百度公司曾回应称,百度文库是用户自主上传文档的平台,百度并未对用户上传的内容进行分类、改编,不存在编辑行为;因此不符合互联网出版的定义,百度文库在产品定位上仍然是公共分享平台,违规事实并不存在。

  2、百度同时强调,百度文库作为免费文档分享平台,此前没有任何广告或盈利。

  3、百度表示,正在积极推进与作家、出版社的合作,通过用户付费阅读和广告分成等模式获取收益,百度将把大部分收益回馈版权方

  

  

  尽管谷歌的和解协议中包含了图书版权登记体系,以补偿版权拥有人,但仍被驳回。开源软件协议和“创作共享”协议:互联网式“免费”,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

  今天的互联网,存在诸多共享文件、免费程序,却不存在侵权的问题,许多软件源代码都是开放的,难道免费和共享不就是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吗?是的,这正是伴随互联网兴起的一股潮流。但值得注意的是,免费是知识产权所有者自愿选择免费,而不是“被免费”。

  在技术领域流行多年的开源软件,建立在著名的GNU协议之上,而在内容创作上,放弃版权或部分放弃版权的“创作共享”(CC协议)随着维基百科的流行,开始被许多人知晓,但最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建立在作者意愿之上。

  谷歌“好心”打造在线图书馆,却因未经版权方同意而惹上官司

  2004年10月,谷歌,这家以创意和“不作恶”信条崛起的互联网新贵,开始推出一项新的服务计划:将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图书馆共1500万本书籍扫描上网,建设电子图书馆提供给全球各地读者使用。由于扫描范围除已经超过著作权保护年限的图书外,还囊括了大量仍受著作权保护的图书。结果该项目一出,便在美国作家和出版界引起震动。

  05年,美国作家协会与其他一些个人作家于纽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告谷歌“严重侵犯著作权”。美国作家协会会长尼克·泰勒认为,除了作者和拥有著作权的人之外,谷歌无权决定作品“是否能被复制、如何被复制。”随后美国出版商协会(AAP)也加入诉讼大军,要求裁定“谷歌是否有权自行对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编写索引,以及谷歌所提供的页面照片是否会对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造成伤害。”




  由于可能存在的不正当牟利,3月23日联邦法院驳回和解案

  历经多年谈判,谷歌虽与出版业者逐渐达成妥协,却引起了美国司法界的担忧,除了担心谷歌在该领域形成商业垄断外,美国法律界人士还担心谷歌利用那些版权所有人未知、或找不到作者的“孤儿作品”去谋取商业利益,因此,3月23日,美国联邦法院驳回了谷歌其与出版商及作者的1.25亿美元和解协议,巡回法官陈卓光引用著作权、反托拉斯法等,强调该和解案将让谷歌获得“实际上的独占地位。及无需著作权所有人允许,就能从图书获利的权利。”

  

  

  从内容产生方式上看,百度文库更像维基文库而不是谷歌图书,但维基文库的版权要求无疑要比后者高出太多

  基于用户贡献的维基文库,要求贡献者只能提供非版权保护内容


  著名共享网站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维基文库采也建立在“用户贡献”之上,但与百度所不同的是,维基文库沿用了维基百科式严格的社区贡献方针,要求贡献者在贡献书籍或文献内容时,只能选择那些版权过期或是采用创作共享协议的书籍或文件。

  同时,和维基百科一样,在贡献方式上完全开放的维基文库,在内容审查上也全面向用户开放,任何人一旦发现有任何侵权文献或书籍内容,可以随时删除或发起删除投票。

  维基基金会是非营利性机构,拒绝广告在维基文库内出现

  和谷歌图书计划不同,由维基基金会运营的维基文库和维基百科一样,都被深深地打上了“非营利”的烙印。维基文库的运行、维护经费统一由维基基金会负责,而维基基金会的经费,则来自每年的募捐行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来源。和维基基金会所运行的其他项目一样,维基文库也拒绝广告在社区内出现。

  

  要分享又要保护版权,必须建立在给予版权方合理回馈的基础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老话,套用在数字时代也依然合适,尽管有许多人开始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公有领域并放弃商业版权保护,但仍然应注意的是,版权保护是对创作者劳动成果的肯定与保护,消费精神产品就必须给予作者报酬也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百度也好,谷歌也罢,扫描受版权保护作品就必须给予合理回馈已成为共识:要么谷歌或百度等公司付费,要么用户买单。

  消费者应该如何看待所谓的“免费共享”

  作为一个消费者,免费就是好的,我是千度软件库的受益者,为什么我要支持打击千度软件库?是的,作为一个消费者,确实免费就是好的。只是,这意味着很多原本你应该能够看到的国产书籍永远都不会被写出来,你应该能够使用的国产软件永远都不会存在,你应该能够看到的国产电影永远都没人投资拍摄,你应该能够听到的国产音乐永远都不会被创造。

 

  技术进步让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变得扑朔迷离。谷歌图书的潜在社会价值,也并不能掩盖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商业道德风险,与之相比非营利性机构的非版权保护作品分享计划便成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分享和免费是美丽的数字乌托邦愿景,但决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托辞。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297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