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钓鱼岛争端: 外交部:这几天反制打击了日方嚣张气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国际在线消息:据外交部网站消息,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等举办的“团结奋斗·扞卫主权”——钓鱼岛问题座谈会1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在会上作主旨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感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联和新华网作为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背景大家都清楚。4天前,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对这些岛屿实施“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愤慨。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谈谈个人对这一事件的一些看法。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风波不断,仅今年就接连发生日政府对钓鱼岛部分附属岛屿命名、部分议员赴钓鱼岛海域“钓鱼”、右翼分子登岛“慰灵”等闹剧,最终日本当局走到前台,实施所谓“购岛”计划。日方这一连串的动作充分说明,日方的“购岛”行动绝不是一起偶然事件,它是日本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所决定的。日本国内有一股“邪气”正在把日本和中日关系引向极其危险的方向。

过去20年,日本经济一直低迷,加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去年“3·11”大地震的巨大冲击,经济发展前景很不乐观。国内党派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充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利用日本国内的这些问题煽风点火,兴风作浪,并逐渐形成气候。日本经常有政客跳出来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战争暴行,说明这股势力能量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日本的政坛风向和政局走向。周边和国际上不少人都已经发出警示,日本正在走向“极右翼主义”。日本当局不仅不对右翼势力这股祸水严加管束,反而姑息纵容,甚至将其当作“挡箭牌”,用来对周边邻国进行挑衅,力图对外转移视线和矛盾,已造成日本与邻国之间关系普遍紧张。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谋求修改和平宪法和无核三原则等,企图摆脱战后国际秩序的束缚。这些动向十分危险,值得警惕。


日本国内这股“邪气”也突出表现在中日关系上,总有一些人不愿接受中国发展壮大的现实,看不惯中国人过上好日子,想方设法给中国找麻烦,在中日关系上滋事。钓鱼岛问题就成了这些人破坏中日关系的重要“抓手”。


由此可见,这场钓鱼岛风波完全是日方一手挑起的,目的就是要改写日本当年非法窃取中国领土的不光彩历史,否定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这种企图是徒劳的、无益的。“未曾拥有则不能给付”,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法律格言。就好像一个人从邻居家抢了一辆自行车,不管是他儿子骑,还是他本人骑,都改变不了自行车不属于他的事实。无论日方将钓鱼岛等岛屿怎么转手和折腾,都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围绕所谓“购岛”,日方抛出了种种谬论,试图掩人耳目,混淆视听。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日本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我们应该把钓鱼岛的真实身份和来历进一步说清楚,让世界了解钓鱼岛问题的真相。日方的谬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曰钓鱼岛是“无主地”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大量文献史料表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15世纪以前,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商人、渔民即把钓鱼岛等当作航海标志,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初期,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这一点日本在近代以前的有关史料也是明确承认的。钓鱼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查无实据,而是铁证如山。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120623 游客 [八.不.周.经] 2012-09-15 08:46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善哉,善哉...
    #120621 游客 [而.教.禅.不] 2012-09-15 08:02
    从邻居家抢了一辆自行车,不管是他儿子骑,还是他本人骑,都改变不了自行车不属于他的事实。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