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在华德国男:老婆不守交规我要离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他是认真的,‘跟我一起生活的,我的妻子,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子娟理解丈夫,拓笔不但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也把这一点当作自己评判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之一。


“无照驾驶肯定是不对的,她没有驾照就不应该开车,因为这事儿我非常生气。她无照驾驶的时候,我就希望警察能碰上她、查她。你知道,这种经验,不是别人能教的,她必须 自己亲身经历了,这是最好的学习途径。”拓笔回忆说。

那次风波当然不至于让他们分手,但两人两三天没说话。最后拓笔对妻子说:“我原谅你了,但这是最后一次。”


2007年,夫妻俩选择到北京发展。这更多因为拓笔,他强烈要求妻子放弃在德国的高薪工作回到中国。他的理由是,因为子娟在德国待了很多年,所以他也要来中国待一些年头。 “我两年前才开始有外国朋友。大部分外国人在中国不说中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中国,我要像一个中国人一样,因为我有中国妻子。”

2003年拓笔第一次随子娟来到中国,在2007年决定在中国定居前,从事艺术工作的拓笔对这个古老国家充满了仰慕,用子娟的话就是“那简直不能说中国一个不好”。

2008年,拓笔领取了中国驾照。按照中国的规定,他需要参加交规考试。拓笔轻易地通过了考试,他发现,其实中德两国的交规没有本质区别。

可当他开车上路后才发现,区别不在纸上,而在路上。那个古老而美好中国的幻影也被现实刺破,“世界末日降临了。他终于看清了真面目”,子娟笑着说。

马路上的霸权主义

北京开车五年,拓笔充分领略了中国式驾车风格,甚至通过开车总结出了他对中国社会的理解。


一次在中关村,拓笔正要从右车道并到左车道去,突然一辆小汽车从自行车道上杀出来,试图在他之前开到左车道去。

拓笔的第一反应就是,刹车,然后摁喇叭。对方也停了车,下车来到拓笔的车门前,冲拓笔吼着,并拉开了拓笔的车门。

拓笔极为恼怒,对方这气势倒像自己做错了。从那以后,每次开车,拓笔都会把车门锁上。


在北京市区的街道上,很多有斑马线却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有行人通过,拓笔都会停车,礼让行人,后面的车往往会摁喇叭。德国有一条基本规则,公共交通的参与者永远要让着 弱势的一方。中国的现实规则却是要保证交通顺畅,不能耽误别人时间。

“我应该怎么开,难道要把前面的人撞死吗?”拓笔很无奈。有一次,因为让一位老太太过马路,后面的年轻车主下车走过来,试图拉开拓笔的车门,嘴里喊着“你找打么,你找 打么”。“我知道,跟中国人打架我没胜算,”拓笔判断,如果还手,很可能会遭到围殴。“我不找打,但老人过马路,我肯定还会让。”

结果一次还真遭到了别人的推搡,那次是别人不让他。拓笔步行过斑马线,一辆出租车从他身边贴身而过,差点撞上,拓笔很生气,顺势踢了出租车一脚,他觉得这是自然反应— —你疯了吗!结果,出租车司机停车,上来推了拓笔一把,“踢坏我的车,你得赔钱”。

“谁重要,是你车重要,还是我人重要?”拓笔跟他理论,记下出租车牌号,告到派出所。一个小时后,出租车司机现身,换了个人一样,态度极为谦恭地道了歉。因为警察说, 想要怎么处理,拓笔说了算。

拓笔也“欺负”过弱势的一方。有一次,他从停车位上主路,左看右看后看,没有车,放心上路。结果一辆逆行的自行车骑了过来,撞上了。虽然速度不快,拓笔还是心里一惊, “糟了”,第一反应是赶紧下车道歉,“对不起,你没事吧,你没事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