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在华德国男:老婆不守交规我要离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拓笔坚持要按车道走,刚把车从斜行的车流中掰出来,试图回到正确车道上时,后面冲过来一辆摩托车剐上了他们的车。


当所有人都按照另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开车时,那个按照规则开车的人,反而成了最不守规矩、最危险的驾驶员。

子娟觉得,德国人喜欢规则到有些矫枉过正,让人受不了,而很多中国人是另一个极端,一点都不在意规则。


现在,拓笔“成熟”了很多。有时候,子娟开车,按照中国的开车方式,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拓笔也学会了闭上嘴。“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开,她也这样,很正常。笨蛋的人是我, 不是她,因为我不会改变自己。”

赶不上现代化步伐的人

两年前,拓笔在他们小区门口拍了一张照片,那是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安全委员会和朝阳交通支队的告示牌:上周我区因交通事故又死亡3人,截止到8月11日,全区已死亡122人……

每次子娟晚上去马路对面小区串门,拓笔都要求她在胳膊上缠上荧光带,“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不给别人添麻烦”。

为此,夫妻俩的朋友,歌德学院前院长阿克曼都开玩笑说:“你看啊,拓笔让她戴这个,她就只过一条马路而已。”

两人结婚八年,仍未要孩子。拓笔说,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北京因为交通事故夭折的话,他会像电影里的复仇者一样,拿机枪到处杀人的。


“对我来说,开车就像开飞机一样,只有唯一正确的方式。开车不以人种区分,不因为德国人、中国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驾驶方式。只有对错,没有‘差不多’”。

在拓笔看来,汽车就是一种杀人机器,一不小心,不仅葬送自己的性命,也会危害到其他人。“汽车是机器,人不是机器,我们必须驾驭这个机器”。

“汽车是工业国家的发明,我们知道怎么用……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北京马路上开车的大部分人,开车都跟骑自行车一样。”拓笔说。


他觉得北京不少街道修得相当“酷”,如果人们按规矩开车,交通会顺畅得多;他看到不少豪车,恐怕是北京最好的车了,但车主却不懂如何驾驭它们。要么不会倒车;要么晚上 不开灯,要不然就是开错灯,开雾灯,或者开远光灯。

对比中德两国的汽车文化,拓笔和子娟觉得人们不懂车的原因,一是驾照拿得太容易了;二是中国提供的服务过剩了,加油、修车都有人打理,导致人们越来越懒,很多人天天开 车,却不懂汽车。在德国就没有汽车保养之说,有驾照,就必须得会换机油,加油是自助,换机油也是自助。

更重要的是,汽车之间相互礼让、汽车礼让行人、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提高安全意识的整体社会环境在中国依旧没有形成。

“交通的问题是,我让人,因为我也想别人让我。但在北京,你让人,却没人会让你。这与中国人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有关系。一些教育背景较好的人,在路上让别人,却有很多 受教育一般的人,他们不懂,不会让人。结果就恶性循环。”

拓笔向《中国周刊》记者介绍了德国的“拉链规则”,如果有条道路因为事故或修路原因,双车道成了单车道,两个车道的车会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辆一辆先后并道,就像拉 链一样,实现有序有效率的通行。

中国的经验则告诉他,此法在目前的中国不可行。“在中国我感觉不到这种对人的尊重。中国的驾车原则是,我先走,开车像是打架或者战争。”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8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