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也正是因为大女儿的遭遇,吴承之才会在1994年朱令提出想与同学一起出游时,提出自己带着她去杭州。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次父女同游。
这19年,即使再危险的情况,吴承之也从未想过要放弃朱令。“可能就是……走了一个以后,第二个还在……”他昂着头,靠在沙发上,像是和自己在对话。
“已经没什么期待了。就想着,她能不能再好一点,再好一点?”朱令病重时,夫妇俩唯一的希望是她活下去。待到病情好转,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活得再有一些尊严,“希望她再好一点,再好一点,就这样一个心情”。
近几年,吴承之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如果自己和妻子再没有能力照顾朱令,她会怎么样?“都快20年了,再能够坚持10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如果我们走了,她可能也……”吴承之没再说下去,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朱令父亲吴承之反复地诵读关于女儿案情的文稿。2008年他给政府提交关于案情的信息公开申请,但被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为由驳回。本报记者李琼摄
“她的生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朱令家不大客厅里放满了同学、朋友送来的东西。毛绒小熊占据了一个角落,对着的墙上有一幅唐卡,神佛表情恬淡,寓意祝福。然而,吴承之不相信神佛,“朱令活到现在,最主要靠的是她自己和同学的帮助”。
“一个年轻的女孩正在死去,医生没办法确定她的病因,我们需要得到你的帮助。”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贝志诚向世界发出了关于此事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也正是这封邮件使朱令成为首位利用互联网向全球寻求拯救的病人。
贝志诚前后总共收到了约3000封回信,“其中有60%认为朱令是铊中毒”。
朱令发病后50天后,关心她的人们才找到能够解毒的普鲁士蓝。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降为零,中毒症状消失。
然而,因为延误了治疗时间,毒物已经侵害到了她的大脑神经、视觉神经和四肢神经,给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从寻找解药,到寻找真相、维持她的生命,朱令中毒后的19年来,她的同学们没有离开这个他们眼中的“完美女孩”。
没有间断的是不断的探望,2003年朱令的同学童宇峰去看望朱令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很多旧时记忆。”
2004年他写下了《广陵一曲从此散》一文来怀念这位曾在北京音乐厅独奏《广陵散》的同窗,“十年在一晃中过去了,但对朱令的记忆并没有消退。她的生命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