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志愿者Fang看来,朱令父母一直“把她当成健全人在照顾,是父母的爱让她生命延续这么久。”第一次去,Fang只能留下800元,聊表心意。
2006到2011年,一年一年的时间流逝,Fang仍每年都要去看望朱令一次,每次都记录下朱新明家的情况并向其他志愿者提供需要帮助的信息。她从不在朱令家吃饭,“因为怕麻烦她爸爸妈妈。”吴承之和朱明新夫妇也了解志愿者的心思,就提前包好饺子,等着志愿者去了再下锅。
2011年10月15日,Fang去吴承之家时候,朱令上半身因为322天的住院而有些发胖,腿脚却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虽然她心情很好,扬着嘴笑。”但那次吴承之告诉Fang,“朱令偶尔想起某些事还是会嚎啕大哭。”
Fang抱着朱令的母亲朱明新,看见她头上的白发和依旧穿着凉鞋的脚,眼泪翻涌。“他们是如此用心的生活,精心照顾着病人,昂扬的生活姿态足以让任何苟且偷生的人惭愧。”
她在网上反复转载关于朱令的信息和报道,希望寻求到更多的帮助。除了在网上发帖,志愿者也制作了大量与朱令相关的电子书,并且邀请媒体报道。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到《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在网友们的帮助下,朱令的一些新闻和消息一直都有更新。
“我们是想让朱令的事情多被人知道,我们的愿望就是朱令母亲的愿望。”Fang说。
2007年,志愿者数量开始减少。“当时组织有些人心涣散,很多志愿者在那个时候退掉了,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但他觉得坚持不坚持其实无所谓,“因为朱令的事情是非常特殊的”。
目前,志愿者考虑最多的是“万一朱令的父母不在了怎么办”。Fang说:“他父母都已经快七十岁了,他们很辛苦。之前一本杂志在采访朱妈妈的时候,她甚至想过如果她不在了,她就把朱令一起带走。”
陈之琰 李 琼 邱伟怡 刘弼城,原载于《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