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實拍:日本的紋身文化刺青令人震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現代人總是把紋身看成是很酷的事情,而紋身淵源已久,古時候日本妓女便愛用紋身增添自己魅力。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紋身文化吧。


  

  花紋有鳥獸花卉或圖騰、經文、八卦等。反映其審美意識及宗教觀念。


  

  在中國,高山、德昂、黎、獨龍、傣、布朗、基諾等族皆有文身習俗。紋身在中國,起碼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被用與刑法上,稱為“墨刑”。

  

  二千五百年前,移居的夏威夷人帶著紋身從中國到日本,使紋身在日本發展成為高度的藝術。

  



  日本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對紋身的態度是不同的。

  

  後來,他們被視為是與“活受罪”相同的處罰,專門用於被流放的罪犯,是恥辱的標志。

  

  再後來,慢慢擴展到勞工間用以顯示兄弟感情的幫派標志,情人間海誓山盟的秘密見證,或凡人受到佛教庇護的護身符,等等。這些發展都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紋身藝術成為浮世文化的一部分。當時在社會上,妓女就用紋身讓自己顯得更有魅力。“工人”(laborers)、“火人”(fireman)則多用身體紋身(bodytattoos)。

  



  從1720年開始,紋身正式作為對罪犯的懲罰,取代以前的刑罰----割除人的鼻子或者耳朵等。紋在罪犯身上的圖案主要有兩種:手臂上的環狀紋身圖案,或者是刻在額頭上的文字。

  

  這種處罰方式持續了150年,直到1870年由明治政府廢除。在這150年間,這種處罰方式使社會上形成一個新的階層,即有紋身的社會遺棄者。他們在社會上沒有地位,無所適從

  

  其中許多人是武士階層廢除以後一無所長的武士們。他們除了拉幫結伙成為不法之徒以外別無選擇。這可能使日本民眾對紋身產生了恐懼心理,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其次,除了這一歷史政策對紋身造成影響外,江戶時代的文化發展也是日本紋身藝術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約在18世紀即江戶時代的後半期,隨著制度的衰敗,普通民眾擁有越來越多的自由和力量,傳統的日本紋身藝術隨著其他的民間大眾藝術繁榮起來。與上層階級不同的是,民眾試圖摒棄數百年的儒家信仰的影響,開始開創屬於自身的藝術文化。他們關注於小說、戲劇。



  

  這些新的發展趨勢都使得當時的日本大眾文化形成新的體系。在這個時期,中國的古典小說《水滸傳》被翻譯介紹進日本,在日本社會相當流行。《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位好漢形象在日本民眾中大受歡迎。有些所謂的“綠林藝術家”就將這些英雄好漢的形象紋在人體上。

  

  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中的一些有紋身技藝的人就成為專門的紋身藝術家。這一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日本紋身藝術具有獨特的日本傳統藝術形式,被稱之為Horimono。這種Horimono紋身藝術是將英雄形象用斑斕的色彩紋滿人的身體,這種方式大致上就成為日本紋身的一種固定的風格。但在當時,紋身是屬於下層階級的

  

  到了明治政府時期,在努力追隨西方文明的潮流下,明治政府頒布法律禁止紋身,認為紋身是一種原始部落的野蠻行為但有趣的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外國商船駛入日本港口,日本紋身卻隨著這些商船傳遍西方世界。




  

  紋身藝術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theAinu),就曾經有紋身的習俗。漁撈是阿伊努人重要的生計方式,因此他們用紋身裝飾身體,潛入水中捕魚。這恐怕是日本紋身藝術的最早起源了。

  

  再次,有些特異體質的人做了紋身後,常會發生皮膚過敏、病態反應或留下疤痕,結果是:求美不成反變丑。最後,值得關注的是,據研究,紋身專用的刺青顏料,含鉛、鉻等重金屬及其它化合物,這些有色化學合成物質對人的身體有潛在的危害,是誘發皮膚癌的因素之一。

  

  紋身:相愛容易相處難超過50%紋過身的人不久後就會後悔這一決定。當他們向皮膚科醫生尋求去除紋身時,這種後悔就變成了與紋身一樣痛苦並且花費高昂的醫學手術。

  



  如今去除紋身的技術有:激光治療、。甚至有些人嘗試著用一個新的紋身掩蓋自己不喜歡的舊的紋身。但它們各有缺陷,如磨平、劃痕法和外科手術就意味著對皮膚的外科切除或深層磨削,常常會引起瘢痕,有時甚至需要植皮。而按照目前的首選方案,在用針對染料色素波長的激光治療數月後,紋身圖案將逐漸退去。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隨著染料分解,褪色的紋身會變得更像一個毒性化學物質泵。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臣.父.出.大] 2014-02-05 20:41
    好美!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