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阎明复之父:基督徒到中共特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战略情报上面,父亲的第二个贡献是拿到日本东北关东军的全部机密材料。


  1944年,陈诚交给父亲一个任务,要他了解日本是否会进攻苏联,这正好给了父亲一个了解情报的“尚方宝剑”。国民党军委第三厅副厅长钮先铭是父亲老朋友宁恩承的内弟,而军委第三厅主管作战系统,当时国民党各个部门侦察得到的日军情报,都汇总到三厅。于是父亲以陈诚的命令为借口,向钮先铭要求看有关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材料。钮先铭很痛快地给了父亲,但要求他3天之内必须交还。

  这份材料包括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部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番号人数、将领姓名等等全部机密,信息十分详尽。父亲拿到后,立即汇报给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周恩来看到后立即命令中共驻重庆的南方局拍照送往延安,中共综合各方情报后,迅速通报苏联。


  1945年8月9日,当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打响第一枪的时候,红军各级指挥员手中都掌握着整个关东军的详尽情报:包括所有部队的分布,秘密要塞的位置,军事交通的地图,武器装备和给养的清单,甚至还有日军所有连级以上指挥官的花名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在短短一周之内便被彻底消灭。由于拥有情报上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在随后接收东北的行动中同样占尽先机。

  当年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经对100万关东军心存忌惮,所以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条情报对结束“二战”的进程也有不小的影响。我相信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父亲及其情报的历史价值也一定会被重新评估。现在想起来颇为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这段经历无人过问,他本人也很少提及,所以留下了不少令人遗憾的空白。

  1995年,弟弟明复曾到莫斯科的俄罗斯档案馆查阅资料。在一堆有关中国的档案中,他看到了有关日本军队在伪满洲布防的军事情报。他立即填写清单调阅。不过这里保存的是一份照相文件版本:在硬纸壳封面上,写的就是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部署的情报。他认真地做了记录带回国内,经过有关方面认真审核后确认,这就是中共中央当年向苏联提供的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布防情报。


  199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应邀赴俄的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这就是父亲当年向苏联提供日本关东军布防绝密情报的复制件。由此也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在那次仪式上,罗高寿大使说,阎宝航同志1941年6月16日提前向苏联提供了关于德军进攻苏联日期的准确情报,在二次大战最后阶段在苏军对日作战前提前向苏联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详细军事部署资料。这两件事将载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值得一提的是,10年后,2005年,当一个电视摄制组专程到莫斯科采访已离任的罗高寿大使时,谈及此事,罗高寿还说:“阎宝航的功绩可以同苏联著名的情报人员佐尔格相媲美。我认为,政论家、历史学家对阎宝航写得太少。阎宝航的功绩是俄罗斯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当年跟父亲一起战斗在秘密战线的几位战友,后来命运也各不相同:徐仲航解放后在北京经济学院任教,徐叔叔年轻时爱过一位姑娘,但她另嫁他人,所以徐叔叔后来终生未娶,当年大难不死的他并没有躲过“文革”这一劫。沈安娜与丈夫华明之解放后一直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帮助传递情报的秘密交通员高维生大哥,解放后曾在外交部任职,1951年辞职回海城老家务农。当年亲手将情报送到苏联大使馆的秘密交通员李正文,后来担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他有幸活到1995年,在驻华使馆内亲自接受了属于自己的纪念勋章。

  劫难

  1946年,父亲奉中共中央指示秘密潜回东北,任辽北省省长,陶铸任省委书记。他曾组织了十几万民工支持辽沈战役。解放后,父亲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职位并不算高,父亲对此也毫不介意。他对自己过去的事情很少提及,所以身边人也不知道他在解放前做过那么多事情,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因为父亲当年的身份特殊,所以他加入中共后,并不归地下党组织领导,而是周恩来亲自单线掌握的“特殊人物”,他的身份也极少被外界知道。父亲也没有专门和我们谈过此事,所以在填父亲的成分时,我都写上“资本家”。1952年,中共中央批准父亲在外交部公开了中共党员身份,但还是没有向社会公开他的党员身份。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秒